<p class="ql-block">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每一位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正沐浴着阳光和雨露,茁壮成长。然而,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总有一些看似“酷炫”却隐藏着巨大风险的事物在诱惑着我们,文身便是其中之一。为了守护我们纯净的心灵和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文身的危害,共同守护我们的青春与健康。</p> 文身的危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身体危害 </p><p class="ql-block"> 文身对皮肤属于有创操作,人的皮肤会排斥染料异物,未成年人的免疫系统由于发育尚不成熟,更容易受到侵害。</p><p class="ql-block"> 如果针刺工具消毒不严,还会导致皮肤伤口细菌、真菌、病毒感染,局部可出现脓疱疮、毛囊炎、疖、痈等感染。还有极少数报道,通过文身针刺可能传染乙肝、梅毒、艾滋病等。</p><p class="ql-block"> 文身几乎是不可逆的,洗文身不仅疼、花时间,还很有可能洗不干净。疤痕体质的人文身会留下疤痕。绘制文身的颜料有的含有重金属等化学物,对于人的身体具有潜在的危害,也是诱发皮肤病和皮肤癌的诱因之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二)心理危害</p><p class="ql-block"> 当未成年人出于好奇或者崇拜等原因选择文身,特别是文上一些暴力图案后,这种一时冲动的盲从行为所导致的“社会”情结,又对未成年人造成一种思想上的束缚。</p><p class="ql-block"> 未成年人文身后容易被“标签化”,犹如损害身心健康的“牛皮癣”,甚至可能误入歧途,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三)其他危害</p><p class="ql-block"> 未成年人文身和犯罪这二者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文身对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确实会有一定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未成年人文身后明显表现出团伙犯罪多、暴力行为多、再犯罪多的特点。像参军、报考公务员岗位等对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身体有文身都将受限。甚至就业时可能会遭遇阻碍,对今后的人生产生长期不利影响。</p> 拒绝文身 从我做起 <p class="ql-block"> 面对文身的种种危害,作为未成年的我们,应该坚决拒绝文身,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一)增强自我保护意识</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时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去未成年人禁止出入的场所,不受不良因素的影响。面对文身的诱惑时,要坚决说“不”,不盲目跟从,不与低俗趣味攀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明白,真正的个性和美丽不是通过文身来体现的。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学习、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来展现自己的风采。同时,我们还要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远离一切不良诱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积极寻求帮助</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们身边有同学或朋友产生了文身的动机和行为,我们要及时劝阻他们,并告诉他们文身的危害。如果劝阻无效,可以向老师、家长或相关部门寻求帮助。</p> 家校共育 守护健康 <p class="ql-block"> 家长是保护未成年人的第一责任人,家长应为孩子营造温暖的家庭环境,积极、正确、健康地参与和陪伴孩子的成长,教育未成年人要充分认识文身的危害,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主动净化自己的朋友圈、文化圈,不盲从、不攀比,培养对美的健康追求。</p><p class="ql-block"> 要加大对孩子的关爱,尤其要关注青春期子女行为以及内心发生的变化,及时了解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和疏导。</p><p class="ql-block"> 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提高文身对身心健康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抵制文身行为,拒绝文身。对未成年人产生文身动机和行为的,应当及时劝阻,坚决向未成年人文身说“不”!</p> 法律法规 保驾护航 <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6日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印发了《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为未成年人文身治理提供了依据,更好地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