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美行之十七:寿春福地--寿县

刚好

<p class="ql-block">结束八公山游览,时近中午,直奔古城寿县,领略楚风汉韵。接近县城远远映入眼帘的是这个红色雕塑。在车上拍了此照片,红色是中国革命的传统色彩,飘动的造型可能代表革命历史的延续、奋斗精神的传承,或寓意党引领下的发展如红色血脉般生生不息。党徽直接点明雕塑的主题,强调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党领导一切,或表达对党的忠诚与崇高敬意。</p> <p class="ql-block">寿县老城保留有完整的古城墙,开车可沿内城墙一周行,我们从南城门入城到北城门,从北城门经西城门至东城门。北、东两城门保留完整,有瓮城。南、西门应该是后来恢复的,只有城门。</p> <p class="ql-block">寿县古城座落于淮河南岸,八公山南麓。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始建于宋代(1068-1224年),保留了中国罕见的宋代“土坡战城”军事防御体系,兼具防洪功能,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七大古城墙之一,比山西平遥古城还早100年。</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是独特的“土坡战城式城墙”,外侧砌墙,内侧垒土成坡,一旦来敌,守城将士能立刻顺着坡面登城防御。寿县本地土质松软,不适合建城,这些土都是从河南用粮食交换,经过几百公里,一车一车拉到本地。后世不断修缮城墙而成现在横式。</p> <p class="ql-block">‌参观了博物馆,才知这里是楚文化核心区‌。博物馆名字就叫“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这在一个县级城是很少有的!藏有涉楚文物700余件,包括青铜大鼎等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这里汉代文化遗存‌丰富。淮南王刘安在此组织编著了文化宏篇《淮南子》,传说中豆腐也是他发明的,在八公山淮南王宫中塑有他的雕像,被曾为豆腐毕祖。寿县因此也成为豆腐发源地,豆腐制作技艺成为国家级非遗。</p> <p class="ql-block">除了御敌,古城墙还有一个重要功能——防洪,每当淮河暴涨,关闭城门,可保城内百姓无虞。城内两处月坝(水涵闸),可谓天才设计,无论城外水位多高,城内的生活废水都能利用虹吸效应,顺着地下管道排出。</p> <p class="ql-block">老城中还有孔庙、奎星楼、二十四节气馆、报恩寺等可以游览,我们选择孔庙和奎星楼进行了观览。</p> <p class="ql-block">奎光阁,位于孔庙的右侧,是一个三层楼阁,亦被称为奎星楼的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孔庙位于老城西大街两侧,坐北朝南,其格局重关叠嶂,共有五进院落。第一进院落前有泮宫、快睹、仰高三坊,在路南侧;后为棂星、金声、玉振三门。二进院落中心处为泮池,东礼门,西义路,池北中轴线上为载门,其耳房东为名宦祠,西为乡贤祠;三进院落主体为大成殿,两侧为东西廊庑。碑廊与明伦堂构成第五进院落。孔庙建筑群,整体建筑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厚重巧妙。</p> <p class="ql-block">院内有两棵7百余年的古银杏树,粗壮高大,树冠遮天蔽日,见证着孔庙的过去与现在。</p> <p class="ql-block">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古城以“活着的城墙”闻名,融合军事、防洪智慧与楚汉文化,兼具历史厚重与市井烟火气,是探索中国南方古城演变的绝佳样本。值得一游,也值得细品。站在城墙,淮河风光一览无遗,风景如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