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临海农扬 又想起了那年上河工

三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我偶然间走到了临海农场,那熟悉的场景让我瞬间停下了脚步。掏出手机拍下眼前的一切,目光落在了那栋多层建筑上,“临海农场”几个大字映入眼帘,仿佛打开了记忆的闸门。一瞬间,思绪回到了49年前,那段在运粮河大河工的岁月涌上心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那是1976年,我作为家中的男劳动力,被队长派上了河工的任务。那时的我,瘦弱黝黑,挑着泥兜、大锹和坏被子,一路奔波两天才赶到临海农场北边的运粮河工地。记得在一片稻田里搭起了草棚子,那是我们的工棚。民工们推选我当事务长,虽然我起初有些犹豫,但还是接下了这个重任。在吃肉的时候,我让炊事员把肉切成大小差不多的肉块,按人头平均分配,骨头则留给几个饭量大的大肚汉。那年头,能吃一斤半米饭的大有人在。令人欣慰的是,那次大河工在吃肉这件事上没有发生任何矛盾,大家和睦相处。我也因此得到了民工们的认可,甚至在我考上大学后,不少人还为我竖起大拇指。如今,再次来到临海农场,那些往事历历在目,让人回味无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晴朗的天空下,临海农场的建筑静静矗立着,仿佛在诉说着它经历的岁月。不远处的“大酒店”旅馆,似乎也在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一辆摩托车停在右侧,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活的气息。站在这里,我不禁想起当年的自己,那个被推选为事务长的年轻人,如何用心处理每一件小事,只为让民工们满意。如今,再次面对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感慨。时间虽然流逝,但那些珍贵的记忆却永远留在心底,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