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月,春和景明。正是牡丹盛放之时。在这水墨画般的时节里,老年大学花鸟班的六十名新老学生,在老师乔玉英的带领下,赴“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开启了一场以研学为主题的艺术研学之旅。此行,不仅是一次对牡丹艺术的深度探索,更是一场传统文化的沉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大清早,晨雾尚未散尽,老师、同学们就迎着晨光从四面八方赶来汇集到大巴车上。四个班的新老学生欢聚一堂,共同用喜悦的心情编织着研学的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走过的途中,清风微缓,光阴静悄,太多的绚烂繁华,从眼前掠过,实属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而车厢内,乔老师的一首《我们这一辈》铿锵又沉淀着岁月沧桑的歌曲,让窗外的树木都放缓了脚步。紧接着爱好国画,又喜欢唱歌的同学们,豫剧、革命老歌、流行曲、甚至样板戏,一首接一首,一个比一个唱的好。嘹亮的旋律和掌声在颠簸的车厢里交织成时光的经纬,真令人难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大巴车停止前行的车轮时,你瞧,那长街旧巷里,昔日的故事远去,今朝的风景迎面而来。正如荷泽《中国牡丹园》,千亩花海魏紫、赵粉、二乔等名品牡丹竞相笑脸相迎。这些写入国画的花儿,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四季流转间,每一笔都是诗与自然的对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乔老师以牡丹为范本,讲述了牡丹花的颜色变化,叶子与芍药花的区别。让我们在实践中了解到了牡丹与芍药花虽相似,叶子也均属三叉九鼎。但牡丹叶子肥厚圆润,芍药叶子却尖薄。所以此番研学,不仅让同学们触摸到了中华美学的千年脉络,还真正实现了游中学,学中悟的愿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次研学之旅,不但赏了雍容华贵的牡丹,还逛了古城的街巷,观了“荷泽博物馆”里的国画牡丹。收获了快乐,增长了知识。相信在乔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常与实践相结合,定在国画的学习道路上有质的飞跃。感谢乔老师给我们创造的机会!感谢同学们的一路相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暮色浸染花梢,也是我们告别牡丹之乡一一荷泽的反程之时。再见了荷泽!再见了,这片迷人的土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