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闲暇,打卡魔都徐家汇天主堂与徐汇书院

rabbit

<p class="ql-block">  四月魔都上海气温节节攀升,4月10日,与冰雪姐闲暇之余绿色出行,乘轨交11号线徐家汇站下,出站步行先游览徐家汇天主堂。 徐家汇天主堂不仅是宗教建筑,更是中国近代史与建筑艺术的缩影,其百年历程体现了上海的城市变迁与文化包容性,近年重新对公众开放,成为上海重要的历史文化景点。</p> <p class="ql-block">  徐家汇天主堂(正式名称为‌圣依纳爵主教座堂‌)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宗教与建筑遗产。最早的徐家汇天主堂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后因规模不足,于1906年启动重建。现存教堂由英国建筑师道达尔(W.M. Dowdall)设计,法商上海建筑公司承建,历时4年,于1910年竣工。20世纪中期曾改为果品公司仓库,钟塔尖顶、十字架及彩色玻璃窗遭损毁。1982年首次修复钟塔尖顶;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2017年进行大规模修缮,恢复清水红砖外墙、页岩石板瓦屋面等原貌,展示哥特式建筑特色(如玫瑰花窗、64根金山石楹柱等)</p> <p class="ql-block">  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上海天主教三自爱国会的所在地。这座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并于1980年进行了重修,保留了中世纪哥特式的风格。徐汇天主堂见证了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与徐光启及传教士在科学、教育领域的贡献密切相关。其建筑风格为‌法国中世纪哥特式‌,双钟塔设计(高 56.6米)成为当时上海的地标。作为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曾被称为“远东第一大教堂”,是上海乃至全国重要的宗教活动中心。</p> <p class="ql-block">  教堂的钟楼尖顶部分高达31米,尖顶上的两个十字架直插云霄,显得庄严肃穆。教堂的外部结构采用清一色的红砖,屋顶铺设石墨瓦,装饰有众多圣子和天主的石雕,给人一种纯洁而安详的感觉。这座教堂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圣地,也是历史和艺术的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教堂内设有19座祭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间的大祭台,这座祭台于1919年从巴黎运来,具有较高的宗教艺术价值。教堂可容纳2500人同时进行弥撒活动。</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留影几张。</p> <p class="ql-block">  随后信步来到天主堂傍边的徐汇书院游览。2023年1月1日上午,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徐家汇书院全新开启。徐汇书院由西岸美术馆设计师、英国著名建筑大师大卫·奇普菲尔德担纲设计,内部则由知名建筑设计师俞挺团队操刀完成 徐家汇书院总面积18650平方米,地下两层,地上三层,设近800个阅览座席,是一座具有开放、创新、融合性的集文献阅读、展览讲座、艺术鉴赏、文创集市、旅游导览等服务为一体的全媒体时代复合型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荡漾书院的书海中……</p> <p class="ql-block">  最后在书院中留影几张。</p> <p class="ql-block">  书院长廊外能居高观望天主堂。</p> <p class="ql-block">  书院对面的苏式面馆午餐后,与冰雪姐一起地铁1号线去人民广场上海博物馆预约好的下午13:15入场的《埃及特展》参观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