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趣王官湿地(下)

无求

<b>  《探寻王官湿地(上)》,仅发80幅图片和8个小视频,电脑就三度崩盘及无数次卡机,严重伤害了我作为美篇会员的创作积极性。</b><b>较劲输于电脑,无奈的我,只能分为上、下两个美篇,最终总算完成探趣王官湿地的游览纪实。</b>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五、路 拍 野 趣</font></b></h1> <b>  2020年5月、2022年11月和2023年7月,我曾游览和专题编发过王官湿地3个美篇纪实,因湿地确实美丽,3个美篇均十分荣幸地被“昆明同城”“加精”。而这次却极难找到湿地往昔旖旎风光的影子,一路南行中,倒是随拍了转季湿地别样的野趣。</b> <b>  唤亲回头。</b> <b>  步入栈桥。</b> <b>  古柳虬髯。</b> <b> 蔓枝盈天。</b> <b>  彩龙池标。</b> <b>  冬草凄凄。</b> <b>  不少地方的栈桥两边,枯萎的苇蒲等多种冬草长有两米多高,密密匝匝地紧拥栈道两边并断续向前延伸数百米,不少路段用密不透风形容毫不过分。当时,特别担心这些枯萎冬草的消防安全,却完全忘记了拍下那种颇有些压抑感的不安全场景。</b> <b>  不过,像这样的景致也挺有层次的。</b> <b>  水杉春装。</b> <b>  木桥春韵。</b> <b>  门廊金影。</b>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六、栈 桥 虾 趣</font></b></h1> <b>  向南行进在湿地栈桥上,欣然发现一对母女,正用动物内脏垂钓小龙虾,收获颇丰。</b> <b>  吊杆就是几根小竹条。为防止提杆时小龙虾脱落,年轻母亲在提杆时,还专门用抄网盛接,其经验非常丰富,并有意培养小女儿亲自动手的兴趣和能力。家人和她闲聊中,得知了不少有关小龙虾的知识。</b> <b>  小龙虾原产于墨西哥东北部和美国中南部,随后,其分布范围逐渐扩大,除南极洲和大洋洲外,几乎遍布全球。其适应性非常强,对环境要求不严格,大都能自然越冬。</b> <b>  小龙虾有掘洞的习性,洞口通常用泥帽封住以减少水分散失。</b> <b>  小龙虾属杂食性动物,摄取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乏时甚至会自相残杀。</b> <b>  钓龙虾可以使用猪、牛、羊、鸡、鸭、鹅等家畜内脏,也可以使用青蛙、蚯蚓、田螺等。</b> <b>  没想到钓小龙虾居然有这么多的学问。</b> <b>  曾在古滇名城国立艺专旧址公园东侧水沟旁,看到附近民居有人钓到多半塑料桶的小龙虾,但并不知晓钓虾详情。这次游走王官湿地栈桥,欣赏垂钓小龙虾丰富了我们的见识。</b>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七、莲 塘 鱼 趣</font></b></h1> <b>  从湿地栈桥下来,途经一莲花塘。</b> <b>  见一人正立于塘边垂钓。</b> <b>  说巧不巧的,我们从附近经过时,恰逢他挑杆正好钓上一条一斤多重的金色鲤鱼。儿子和我立马兴致勃勃地分头录像。</b> <b>  垂钓者兴奋,我们的兴奋也近于忘乎所以。</b> <b>  几年前,家人一起到昆明嘉丽泽恒大养生谷游玩,乘坐观光车时,也曾突遇一垂钓者在我们经过他身边时,瞬间钓起一条3斤多重的大鲤鱼,我顿时兴拍了不少即时照片。赏钓犹如观看足球比赛,通过多媒体观赏,咋也没有亲临现场令人血脉喷张,且久久回味无穷。</b>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八、道 旁 花 趣</font></b></h1> <b>   旅居昆明,一年四季赏花司空见惯。但这次游览王官湿地,依旧有些花引起我关注的兴趣。</b><div><b> 注:本题旁白,摘编于网络。</b></div> <b>   <font color="#b06fbb">1.海棠花</font>,为蔷薇科苹果属植物,乔木。《本草纲目》曰,“凡花木名海者,皆从海外来”,海棠花从海外来,类棠梨,故名。 </b><div><b> 海棠花原产中国,18世纪传到欧洲,现分布于中国河北、山东、陕西、江苏、浙江、云南等地。 </b></div><div><b> 海棠花对严寒及干旱气候有较强的适应性,喜阳,适宜在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通常以嫁接或分株等方式繁殖,亦可用播种、压条及根插等方法繁殖。</b></div><div><b> 自古以来,海棠花都是雅俗共赏的花,唐朝宰相贾耽的《花谱》一书称海棠为“花中神仙”;此外,海棠花还有“国艳”、“花贵妃”、“花尊贵”等美称,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有“玉棠富贵”的意境。</b><br></div> <b> <font color="#b06fbb">2.紫茎泽兰</font>,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茎和叶柄呈紫色,故名紫茎泽兰。原产南美洲,约于20世纪40年代由缅甸传入我国,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重庆等地广泛分布。</b> <b>  生性喜温凉,耐寒耐旱,生态范围很广,喜湿润,其独特的叶片构造,让其能更好地调节水分得失,从而表现出更强的生态适应性。</b> <b>  紫茎泽兰被我国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其入侵对农林业、畜牧业及生态系统都有较大的危害。因其对作物形成竞争优势,抢占作物生产空间和资源,并且会分泌化学物质,影响作物种子的萌发、生长,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此外,它会严重损耗土壤肥力,恶化土壤质量,降低土壤可耕性,其在入侵地会形成漫山遍野的单优势群落,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甚至会让当地物种特别是珍贵物种濒临灭绝。</b><br> <b>   <font color="#b06fbb">3.杜鹃花</font>,为花科杜鹃花属落叶灌木,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主产东亚和东南亚,在中国集中产于西南、华南地区。 </b> <b>  杜鹃花喜酸性肥沃土壤。耐荫凉喜温暖,常绿杜鹃在山地空气湿润凉爽处生长良好。 它是中国三大自然野生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四大高山花卉之一。杜鹃花味酸甘,有活血调经之效,可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等疾病。</b> <b>  因花冠鲜红色,可作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杜鹃还能监测有毒气体,当空气中有二氧化硫、一氧化氮时,杜鹃叶片会出现斑纹,边缘开始枯萎。</b> <b>  杜鹃花寓意人们对生活热烈美好的感情,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故常被古人纳入诗词之中,被世代人民传诵。 </b> <b>   <font color="#b06fbb">4.月见草</font>,别名夜来香、待霄草、山芝麻,为柳叶菜科月见草属二年生直立粗状草本 ,因常在傍晚7~9时开花,故称之为“月见草” 。</b> <b>  月见草原产于北美,1629年引入欧洲 ,后迅速传播到世界温带与亚热带地区。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含台湾)、西南(四川、云南、贵州)均有栽培,且早已逸为野生,并常聚生成片生长 。月见草抗逆性强,耐寒耐旱、耐贫瘠;为喜光、喜温、喜肥植物;对除草剂敏感 。</b> <b>  月见草的花香气怡人,常配置于花坛、路旁等园林景观中。 </b> <b>  月见草种子可提取脂肪油入药,药性为甘、温,具有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主治风湿症,筋骨疼痛等病症。</b> <b><font color="#b06fbb">   5.火棘</font>,为蔷薇科火棘属常绿灌木,花序是复伞房状,花瓣呈白色近圆形;果球近圆形,颜色是桔红或深红色。因其果实为红色,枝丫上尖刺,故名火棘。</b> <b>  火棘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南及广大西南地区,产陕西、江苏、浙江等省区。火棘盆景四季常绿,株型紧凑,枝叶繁茂,既可观叶观花,亦可观果,因而深受盆景爱好者的青睐。</b><br> <b>  火棘也叫“救兵粮”,相传古代土家族一支军队战败后弹尽粮绝,士兵只得吃树上野果与追兵展开决战并取胜,为了感激野果的救难之恩,土家族人便把这种野果尊奉为“救兵粮”。《本草纲目》中记载,火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能消积止痛、活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肠炎和痢疾,它的根还可以清热凉血,治疗肝炎。成语“五花八门”中的五花之一就是火棘,代表着玩耍的人;火棘也寓意着红红火火。</b> <b>  再继续向南前行,越过一道水渠,就是与王官湿地紧密接壤的斗南湿地公园。看到我们已经有些累了,儿子独自返程到王官湿地停车场取车,我和老伴则取直线,继续穿行斗南湿地(请候看另篇),并约定在鲜花童话文旅城堡停车场会合后返家。</b>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完。</font></b></h1> <h5><b><font color="#167efb">五指山森林湖摄影视界 无求</font></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