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钱的童年记忆

雪中送炭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春天来了,除了春暖花开,还有一种久违的记忆,那就是榆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榆钱,又名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因其形圆薄如钱币,故而得名。又由于是“余钱”的谐音,因而在皖北老家就有了吃榆钱会有“余钱”的说法。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小时候,我曾无数次吃过奶奶蒸的“榆钱”,它带着奶奶的温暖,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时常怀念……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个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一碗“蒸榆钱”是很多乡村孩子童年里的一道美味,香甜绵软,散发着田园的芳香,弥漫着乡村的烟火气息,温暖着我们的整个童年。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榆钱”,它不仅仅是乡村孩子记忆中的一道不可替代的美味,而且从古至今,竟然有无数文人墨客也拜倒在榆钱的美味下,并留下赞美诗句。北宋的文学家欧阳修曾写诗夸赞“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美好的童年回忆中,家乡的味道永远有着特别的地位。尤其是那一枚枚金色的榆钱,犹如逝去岁月的缩影,承载着无数的欢笑与温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时光荏苒,如今人到古稀,记忆中的“蒸榆钱”已成为一道柔软的乡愁,时常萦绕在心间,浓浓的,暖暖的……。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