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屏

军号嘹亮

<p class="ql-block">走进南屏,邂逅徽派古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年4月11日,我踏上了前往安徽黟县南屏古村落的旅程,一场与历史和文化的浪漫邂逅就此展开。</p> <p class="ql-block">刚抵达村口,一棵500多年的大樟树便映入眼帘,它如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静静伫立,迎接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让人瞬间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走进村子,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宽敞的大广场,据说这里曾是先人晒粮的地方,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游客们的热门打卡点。广场四周,各类商品销售店琳琅满目,热闹非凡。广场对面,叶氏祠堂庄重地坐落着,祠堂里供奉着叶氏祖先的牌位,记录着家族的传承与荣耀。墙壁上挂满了在这里拍摄的影视剧作品剧照,《菊豆》《大转折》《卧虎藏龙》等,让人不禁感叹这座古村独特的影视魅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当晚,我入住了村里的一户老宅——“半榻山房”。房东大妈热情地接待了我,闲谈中得知,这座宅子已有200多年历史,见证了6代人的生活,曾经是一户大户人家的住所。宅子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前后厅均设有天井,两侧为厢房,室内以清水木为主,散发着古朴的气息。门窗上的木雕精美绝伦,姜太公钓鱼、岳云抗金等图案栩栩如生,每一幅都蕴含着主人对后代能文能武的殷切期望。可惜的是,有些木雕在特殊时期遭到了破坏,留下了岁月遗憾。</p> <p class="ql-block">厅堂里,古时的烤火盆静静摆放着,仿佛在诉说着过去温暖的时光。天井下的接水缸,不仅是一道独特的景观,更有着诸多实用功能。大妈笑着介绍,这水缸可以养鱼,为宅子增添生机;可以用来浇花,滋养着院里的绿植;关键时刻,还能作为消防救火的水源,守护着家宅的安全。二楼是小姐的闺房,也是她学习绣花的地方,墙壁上挂着宝剑和火铳,刚柔并济间,让人遐想当年小姐的生活场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与大妈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了她的人生故事。大妈今年80多岁,年轻时因家庭成分问题,嫁给了同样出身不好的丈夫,两人育有一子一女。如今,因为老宅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一家人将房子改造成了民宿。女儿负责经营,她烧得一手地道的农家菜,让游客们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天公不作美,风雨交加,但这丝毫没有减少我对古村落的探索热情。我沿着青石板路,逐一探访古村里的打卡点。万松桥、万松亭在风雨中更显古朴,三元井的井水清澈依旧,雕花厅的精致木雕令人叹为观止。每一处角落,都承载着南屏古村的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半榻山房”的这段时光,老板娘不仅厨艺精湛,对人也热情周到,收费也十分合理,还帮忙运送行李,让人倍感温暖。在这里,我仿佛穿越时空,体验到了古代大户人家的生活,领略了徽派建筑的独特之美。闲暇时,泡上一壶黄山毛峰,茶香四溢间,古村的韵味愈发悠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南屏古村,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又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处处散发着诗意。这次旅行,让我深深沉醉在它的魅力之中,也期待着下一次与它的重逢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