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你的名字

游渡红尘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乌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江南的水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水汽氤氲的中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茅盾笔下的故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木心心心念念一辈子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一座又一座接续不断的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晨光熹微或是暮色暧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从前美好的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寂静里的心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青石板上一段又一段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光阴废墟里燃为灰烬的旧日云烟。</p> <p class="ql-block">风啊,水啊,一顶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木心先生辞别人世时,对着木心美术馆的设计图纸这样呢喃,而这风、这水、这桥,想来不仅是这美术馆的风、水、桥,更像是他童年生长的乌镇。</p><p class="ql-block">风啊,水啊,一顶桥啊。江南何所似,不也就是这些风啊,水啊,和走不完的桥啊。</p> <p class="ql-block">如果江南是本书,乌镇便是这书的封面。青砖黛瓦,石板小巷,烟雨濛濛,水色蜿蜒不绝。随意掀开一页,扑面而来的是迷蒙的江南水汽,温温润润的,处处都浸染着江南的秀气。 </p> <p class="ql-block">乌镇处处是河,河上有小桥,桥边生人家,家家枕水而居,沿着水岸平白生出几千年的故事。晴时有风,阴时有雨,而无论风雨,乌镇的景致总是好的。 </p> <p class="ql-block">在乌镇,桥与街相连,桥下是河,街边亦是河。行走在乌镇,似是漂流在一条又一条的河上。乌镇处处可见水,河流便是乌镇的脉。</p><p class="ql-block">枕水而居的人家,推窗便可见窗下的行船。有人撑着船从远处飘来,带来一船新鲜的蔬果,这是乌镇的日常。也可以就懒懒地倚在窗边,将那水上的旖旎和波折都可看得清楚。 </p> <p class="ql-block">若是得空去乘船,躺在船上看看小镇的晴空与星夜,即便无所事事,只是随着河流漂流,不知去向,也是无比心悦的事。好似这寂静的乌镇,循着时光缓缓地走,不疾不徐。<b>人生活在这里,是一种寂寞的富有。</b></p> <p class="ql-block">乌镇的房子,俱是青白之色,临水而立,像是一叶叶住在水上的船。叶叶相连,风一来,隐约像是会随着风飘摇。而正是这样雾蒙蒙雨蒙蒙风雨摇曳的模样,才像是乌镇,才像是江南。</p><p class="ql-block">江南的水汽,又将那本是素白的墙壁都洇染得斑驳模糊,布满了灰色的印子,是光阴攀爬过的痕迹。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在乌镇,总是会让人平白生出这样的惆怅念想来。</p> <p class="ql-block">沈从文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而乌镇的桥,不知道他有没有行过。 </p><p class="ql-block">乌镇最江南的便是它接连不断的小桥了。船在桥下过,人在桥上行,远处有人在看桥上人,桥将世界分隔出来好几个层次,既是实,又是虚。江南也在这虚实的桥与桥之间,变得更加隐约迷离。 </p> <p class="ql-block">当年离家五十载的木心先生回到乌镇时,面对故土,心中无限怅惘,也独有石桥和那流水让他触目生情,“儿时,我站在河埠头,呆看淡绿的河水慢慢流过,一圆片一圆片地拍着岸滩,微有声音,不起水花……”</p> <p class="ql-block"><b>再没一个地方比乌镇更慢了</b>。乌镇的光景是缓缓慢慢的,似它的风,似它的水。走在乌镇的长街短巷,看那些沉静的天光云影,总是不免想到许多旧日的时光。 </p> <p class="ql-block">撑一竿长篙,沿着河水游荡,像是在一张画布上跋涉,行步迟迟,将乌镇的曼妙尽数画下。沿岸人家寂寂而生动的烟火,蜿蜒随水而去的小镇喧闹,像是按了暂缓键,光阴的流速也变得柔缓许多。 </p><p class="ql-block"><b>乌镇,是一个让人无法不怀念的地方。</b>无论是来过或是未来过,亦或是将要来此的人,身体里似乎总有一处是与它相连的。 </p> <p class="ql-block">在将亮未亮的朦胧天色里,伴着清亮的鸟鸣声醒来,清早的空气里氤氲的也是濛濛的水汽。</p><p class="ql-block">江南便是如此,总是和水汽脱不离关系。水波漾开,乌镇便在这宁静中醒来。日日的光阴也是这样迟缓却又温暖绵长。</p> <p class="ql-block">木心有一首极有名的诗《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p> <p class="ql-block">《从前慢》便好似是乌镇的一幅白描,没有多余的着色,却让人心向往之,只因它足够淳朴,足够鲜活有人间烟火之气。江南的水乡总是有这样的魔力,能将人心轻易置换,变得轻变得柔。</p><p class="ql-block">走在乌镇的街道,恍惚如回到了木心诗中的那个安和的年代。清早的晨光和热气腾腾的早餐铺子,空静却充满人情味的小镇。这缓慢被拉长的时光,也成了有香气有声音的记忆,就连日色都是慢的。</p> <p class="ql-block"><b>乌镇是一个光阴的守门人,会把狂疾奔去的时光一把抓住,轻轻捋一捋,让它变得柔柔的缓缓的。</b></p><p class="ql-block">如今的茶馆中还有许多成日悠悠的品茶人,看看水喝喝茶,聊一聊久远人生。这里似乎没有四季,每一日都是闲逸静默的。</p> <p class="ql-block">乌镇的邮局中也还记录着老去的故事,有黯淡了颜色的书卷信札,有分隔两地的人隔山隔水迢递地盼望一份来信的忐忑。不知当年有多少诚诚恳恳的人啊,日日殷切地和远方人通着信,盼着佳音,候着归期。</p> <p class="ql-block">乌镇街道的向晚,天色映在水上,影影绰绰,随风摇动,是一片水蓝色的静谧。而那长街短巷里,行走着风风火火的人,他们在沉默地释放着内心的焰火。<b>生命,在这里只是行过。河水、木屋、青石板,都在记录着行过的痕迹。</b></p> <p class="ql-block">乌镇,在某种意义上,更像是中国人的一个理想国。它是魏晋之后的桃源,带着江南的温润气质,有水乡的独有风情,是一个会让人产生归宿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从乌镇的桥上走过,行过乌镇的青石板路,叩响久远的时空,像是一场归心的旅程,不会感觉到一种陌生,或是仅仅路过,而是回到故里的熟悉。</p> <p class="ql-block">到乌镇,听风听雨,听鸟叫虫鸣,听水日夜流去,听河上船夫桨声摇曳,人在小镇间漫无目的,是一种极自由且充实的空白状态。<b>乌镇是见之千面而不厌,未见一面却如同故里。</b>所见之桥,所见之水,所见的江南风物,皆是通往中国的密码。</p> <p class="ql-block">乌镇是江南,亦是中国。站在乌镇的风里水里,中国也是一眼望不尽的缥缈与诗意。从乌镇回到中国,亦是回到精神的桃源。乌镇是一个来了便不想离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因为这里是江南啊,可不是来了一次就够了的地方。</b></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iGR81PRio4dzaKVg8B4qq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