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五眼桥火车站想起的

<p class="ql-block">  五眼桥 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石围塘街道辖内,石围塘秀水涌河上。明万历四十年(1612)修建,初名通福桥,因桥有五个桥洞,俗称五眼桥。为红砂岩石砌筑的五孔拱券桥,长 42.8 米、宽 2.8 米,桥两侧无栏杆。</p> <p class="ql-block">  清嘉庆年间重修,现保存完整,以红米石建造,结构坚固,造型优美,桥石级坡度小,便于轿马上落。</p> <p class="ql-block">  五眼桥火车站就在旁边。1903年10月5日,广州至三水铁路建成通车后,五眼桥便是广三铁路线上第一个上落车站。</p> <p class="ql-block">  广三线起点站石围塘火车站就在珠江边,过去广州人在珠江对岸的黄沙码头坐渡船到石围塘码头,再买票坐火车到佛山、三水等地。由于公路、水路的高速发展,该站从1992年开始停止客运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五眼桥站离石围塘站只有1500米,火车最后一卡刚刚离开石围塘站,火车头就到达五眼桥站了,如此近的距离,国内外都罕见。</p>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4日,到此一游,既然这条线路是1992年才停止客运,八十年代它还是去广州的主要交通工具,那么我可以肯定我是坐过当年的广三线的,要不然我不会对“五眼桥”至今耳熟。</p> <p class="ql-block">  上午,我们还非常幸运的看到日晕。</p> <p class="ql-block">  荒废了的铁轨,路边的大树,是否记得当年有个戴着厚厚镜框的四眼妹,从车窗向外张望。</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她们,带着年幼的孩子,从佛山坐火车到石围塘,再搭渡轮到黄沙,再转公交车,再步行走多远,总之就是非常的辗转,才可以去到省城某地,看望爷爷奶奶或者爸爸。真的是为母则刚啊。</p> <p class="ql-block">  也有求学在省城,或家在广州的他们,往返广三线,回家或与同学结伴出门。</p><p class="ql-block"> 我那在深圳宝安的兰姨,她就至今仍然记得,当年我们带她和姨丈去省城,在石围塘下了火车,是需要拼命的快跑去上渡轮。</p> <p class="ql-block">  有些风景,路过就好,终点在哪并不重要。不要因为脚步未达远方,就怀疑自己的方向,每一次的认真奔赴,都是对世界最温柔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  单脚站在铁轨上稳稳当当,靠的是核心的稳定,我完全是在吃老本。</p> <p class="ql-block">  找出照片一看,才发现原来8年前我做过同样的动作。</p> <p class="ql-block">  2017年5月4日,我曾经来到三水河口火车站,同样是荒废了,杂草丛生。</p> <p class="ql-block">  三水河口站,是广东省保留下来的最早的火车站,在三水城区西6公里的河口镇。</p> <p class="ql-block">  望着无尽铁路怎会不孤单,你已踏上风沙要转几多弯。悠悠长途重重山风急铁路冷,离愁和回忆加起千百担。……这是我很喜欢的歌曲“车站”的部分歌词。</p> <p class="ql-block">  没必要让所有人了解真实的你,也没必要花时间向别人解释自己。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立。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p> <p class="ql-block">  岁月不声不响,你且不慌不忙。“慢和静”是一种力量,事缓则圆,人缓则安 ,语迟则贵,心静则福。共勉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素薇</p><p class="ql-block"> 2025.4.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