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秩同窗情,一生同学谊

康战燕58593927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桃腮映雪柳垂金缕,莺梭织就春云万里"。 踏着春天的脚步, 沐浴着温暖和煦的春光, 济南一中初21级1班的20多位老同学 今天欢聚在久负盛名的欧亚大观园, 庆祝我们班毕业六十周年 。</b></p><p class="ql-block"><b> 出席今天团聚会的有: 济南一中校办许强主任; 张振国、 冯 琴、李怀庆、 徐 明 、王曙光、 刘永华 、胡世安 、赵红旗 、孙清松、 黄 绳 、 徐金华、 王 仪 、崔宝玉、 陈寿远 、于建波 、王福荣 、 吕宪昭、 张俊岭、 汪冲、吴键及专门从青岛赶来的韩慧敏、 陈雪萍二位同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康战燕 、刘海萍、吕和美、刘文炳、冯新国、李黎、张魁斌、张静、钟家桔等同学 </b><b>因故不能前来参加聚会, 但他(她)们都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对这次毕业六十周年迎春团聚会的祝贺。</b></p><p class="ql-block"><b> 我和海萍赋诗一首:</b></p><p class="ql-block">甲子重逢聚故园,泉城春色染华年。 </p><p class="ql-block">明湖烟柳书声在,犹记青衿梦未迁。 </p><p class="ql-block">薪火传薪六十载,同窗谊厚胜金笺。 </p><p class="ql-block">大明湖畔曾挥墨,更赋新章耀九渊。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1962年,我们走入了一中的大门,开始了我们的初中生涯。忆当年,同窗苦读,同室喧闹,同苑戏耍,寻知识于学海,遣情趣于校园。三载已逝,我们怀揣理想走出校门,各自奔赴人生的星辰大海。但同学之间这份沉甸甸的友情却似沙漠中的一场甘霖,将彼此深深温暖。</b></p> <p class="ql-block"><b>  聚会现场温馨而庄重,宴会厅内悬挂着红色条幅,上写“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二十一级一班师生聚会”。孙清松、徐金华、崔宝玉等幕后英雄一大早就赶来布置会场。</b></p> <p class="ql-block"><b>  今天,这里成了欢乐的海洋。</b></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18px;">如</b><b>今,我们早已过古稀之年,即将步入耄耋之岁,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人生的辉煌篇章。今天我们可以斩钉截铁地说,我们无愧于一中,无愧于人生。这六十年,虽然人生轨迹不同,却始终流淌着同窗时的那份赤诚。那些被时光打磨的记忆,依然滚烫如初。</b></p> <p class="ql-block"><b>  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年岁月如歌。今天,我们披着满头的银发、拄着拐杖,带着降压药和老花镜,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重聚一堂。一个个热情的拥抱,一双双紧握的大手,一声声亲切的问候。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老同学见面时的激动心情。此刻,请让我用颤抖的声音、湿润的眼眶,向参加聚会的每一位老同学道一声:好久不见!你还好吗?!能在白发之年,再听一次彼此呼唤一声“老同学”;在岁月的长河里,共同打捞只属于我们的青春碎片,是岁月的馈赠,是友情的延续,更是心灵的归宿。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愿我们的笑容永远灿烂如初。</b></p> <p class="ql-block"><b> 六十年前的一对老搭档,我们班的金牌形象大使冯琴和汪冲同学闪亮登场。他们二位是省内著名合唱团的台柱,一直活跃在舞台上。六十年的沉淀浸润着岁月的智慧和时间的韵味,他们的主持更加炉火纯青、游韧有余。他们妙语连珠、言词文雅,把活动的节奏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b></p> <p class="ql-block">  十点整,主持人宣布聚会正式开始。</p> <p class="ql-block"><b>  首先由老班长,著名书法家张振国同学致辞:</b></p> <p class="ql-block"><b> 老班长张振国是闻名瑕尔的书法家,他自幼染翰,锐意进取。特别是近几年他宝刀未老,屡创佳绩。他的许多诗文作品屡在各大展览中摆在突出位置展出,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济南一中初十一级一班阳春聚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致 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学,大家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孙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恰逢我们初二十一级一班毕业六十周年。在这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季节,我们欢聚一堂,特别高兴!大家将籍此以缅怀历史,畅叙情谊,凝聚心志,发光发热,继续造福社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母校济南一中校办主任,校友会许强主席,在百忙中代表校领导前来祝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去年济南泉水节书画展开展之际,许强主任偕同燕校长不畏酷暑,亲赴趵突泉展会参观指导,并携赠花篮祝贺展览成功!给大家和展方以深深的鼓舞。连同校庆一百二十周年我们已经是第三次见面了。在此对许主任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请转达对母校各位领导的感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情系母校,感恩一中!在此我们要沉痛缅怀张淑梅,雍君琦,王德兴老恩师和过世的众多师长!他们对我们的悉心教诲和培养,给我们知识和力量,使我们经受住了社会的风风雨雨,更使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添砖加瓦,贡献才智。另外,我们也对王济生,陈相如和冯欽铎等不幸过世的同学表示深切的怀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我们在毕业后踏入社会的六十年的生涯中,在祖国建设的不同领域,都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进入晚年仍活跃在社会中,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康战燕同学受聘《中华博物通考》编务部主任兼医药卷主编,殚精竭虑三十余載,胜利完成了这一巨大工程。才艺超群的王曙光同学,克服家务的困扰,以惊人的毅力,为三十四位同学画像,作品充分展现了各位神情饱满,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唯妙唯肖,令人叫绝。她们的奉献也给大家树立了老有所为的榜样。我班的秘书长冯琴是最年长的一位,她能歌善舞,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是我班的形象大使。在多次组织的聚会中她任劳任怨,不辞劳苦,这次又是抱病主持此次活动。我们的群主身体欠佳,也坚持参加聚会的筹备。另外,为这次聚会,丁原旭,汪冲,李怀庆,徐金华,孙清松,崔宝玉等同学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显示了我们二十一级一班同学的生机,活力和凝聚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蒼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做为济南一中的一员,我们常常为曾经出现过邓恩铭,季羡林和欧阳中石这样的杰出人才感到自豪和骄傲。在职时兢业业,服务社会。步入晚年则相互关照,积极作为,贡献余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让我们遵从“勤学致知,敦品励行“校训,扬“自强不息,踔励奋斗,笃行不怠”之精神,继续携手,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下面仅向诸位汇报一下本人的学习和创作过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五年前我创作了《抗日风云谱》诗书法长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之后又六次以大幅作品显著位置参加济南日报社,济南泉水节书画展和淄博,青州的书画展,且绝大部分以自作诗的形式展现。今年春节,济南日报又以“奔八躬耕不息肩,诗书并举自光华”为题专版刊登了我的诗书法作品,报刊上网后,引起十几家媒体的转载,随后百十首赞扬诗词出现在网络上,现整理出八十余首。其中有五律,七律,有《沁园春》,《水调歌头》,和《满江红》,使我深受鼓舞。我深知,这是社会各界,包括在座的各位对我的关心,爱护和支持的结果。对此我向社会各界人士致敬,也向在坐的各位致敬,致谢。今携拙作《听梧斋诗书集》和书法作品向许强主席,也向各位汇报,希大家留下批评意见。谢谢大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张振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2025.4.7</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母校领导非常重视我们班的聚会,特意安排校办许强主任亲赴会场。</b><b>他代表</b><b style="font-size:18px;">苗翠强校</b><b>长向聚会表示祝贺并赠送了一中新校徽和精美的玩偶校服熊🐻。许强主任代表母校表示同学们永远是一中人,母校永远是大家的精神家园!</b></p> <p class="ql-block"><b> 振国班长向母校赠送其新作《听梧斋》诗书集。</b></p> <p class="ql-block"><b>  振国班长向同学们赠送书籍</b></p> <p class="ql-block"><b>  振国班长向母校赠送书法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下面开始文艺汇演。第一个节目是女声小合唱。</b></p> <p class="ql-block"><b>  女声小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余音袅袅,绕梁不绝。</b></p> <p class="ql-block"><b>  女同学合唱《红珊瑚》,冯琴的天籁之音穿透尘嚣:纯净时如雪山融溪,悠扬处若松涛过谷。</b></p> <p class="ql-block"><b> 王福荣独奏《姑娘生來爰唱歌》。福荣夫妇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屡屡出现在各大舞台、各大演出现场,愉悦了身心,赢得了健康。</b></p> <p class="ql-block"><b> 老韓,雪萍的舞蹈《编花蓝》是几十年前的老曲子,它传递的童真与快乐,依然如昨日般鲜活。它像一条悠长的河流,带着我们穿越时光,回到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她俩跳得轻盈飘逸,柔美婉约,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这舞步,这神态,哪像七十六岁的老太?!</b></p> <p class="ql-block"><b> 王富荣、刘永华的乐器合奏《梁祝》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同学们深深淘醉其中,空气仿佛凝结一般。</b></p> <p class="ql-block"><b>  《那就是我》,徐金华带有磁性的男高音一开唱就震惊了所有同学,想不到金华还有这堪比专业的水平。</b></p> <p class="ql-block"><b>  一群又歌又舞的老頑童,让人们感到我们不是鬓髮尽斑的老者,而是一场青春的返场秀。</b></p> <p class="ql-block"><b>  十二点聚餐正式开始。六十年后的聚会大家都</b><b style="font-size:18px;">无限感慨,有说不完的人生经历,道不尽的坎坎坷坷,虽历经沧桑,沉沉浮浮,仍书写了各自精彩的人生。笑</b><b>声、杯声,声声入耳;问候,祝福,句句入心。今天这里没有诉苦,没有炫耀,没有官腔,没有商调,这里只有我们拥有的那一片净土,只有豁达乐观,感恩人生路上有你相伴。</b></p> <p class="ql-block"><b>  群主吴键给大家祝酒。他和老班长、冯琴等为这次聚会尽了洪荒之力。他们绞尽脑汁,运筹帷幄,忙里忙外,多方联络,才促成了这次完满的聚会。也体现了我们班同学的团结精神和向心力。</b></p> <p class="ql-block"><b>  黄绳同学是山东建筑界的翘楚,山东大学资深教授。他为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做出了言简意赅的评价。如对世安出身教育世家的典雅气质;王仪的敦厚稳重的品格和俊岭高质的音乐鉴赏力的评价,都恰加其份。</b></p> <p class="ql-block"><b>  徐明讲了远离同学三十多年的思念之情。她从一个妇产科医生成长为育儿专家过程艰辛,也让同学们感慨佩服。</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班的画家王曙光这两年不顾身体病痛、家务繁忙,用惊人的毅力和娴熟的画笔为全班34名同学画了俏像。她这一壮举令同学们十分震撼,也为这次聚会增色不少。</b></p> <p class="ql-block"><b>  这次聚会,我们留下了欢笑,倾诉了衷肠;重拾了记忆,珍藏了友谊。久别重逢,说不完的话题、聊不完的家常。无奈欢聚时短,离别时长。我们的才子吴键、徐金华即兴发挥,留下了佳诗绝句。</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这 次难忘的六十年毕业庆典,会在心中熠熠生辉,成为漫长人生路上最温暖的慰藉。同学之间的</b><b style="font-size:18px;">姐妹情,兄弟意将与你、我相伴到永久,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地久天长,天长地久。</b></p> <p class="ql-block"><b> 感谢超然叟、曙光、黄绳、红旗、永华等同学的拍摄给大家留下了珍贵的记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