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请点击以上视频</p> <p class="ql-block">1999年12月20日</p><p class="ql-block">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确认为1999年12月20日零时,这是中葡两国通过《中葡联合声明》协商确定的日期,标志着葡萄牙结束对澳门的统治,中国政府恢复行使主权。以下是关键细节:</p><p class="ql-block">1,历史背景与谈判过程</p><p class="ql-block">中葡两国于1987年4月13日签署《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明确1999年12月20日为回归日。葡萄牙曾希望延续统治至21世纪,但中方坚持“20世纪内收回”,最终达成妥协。</p><p class="ql-block">早在1972年,中国已在联合国声明澳门主权归属,为后续谈判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2,政权交接仪式</p><p class="ql-block">1999年12月20日零时,澳门文化中心举行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升起,江泽民宣布恢复行使主权。</p><p class="ql-block">同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宣誓就职。</p> <p class="ql-block">3,回归意义与后续发展</p><p class="ql-block">澳门回归是继香港回归后祖国统一大业的又一里程碑,实践了“一国两制”方针。</p><p class="ql-block">每年12月20日被定为澳门回归纪念日,每5周年特首宣誓就职</p> <p class="ql-block">澳门回归,是指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p><p class="ql-block">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553年,葡萄牙人在澳门停靠船舶,进行贸易。1557年,葡萄牙人未经明朝政府许可,开始在澳门非法居留。此后,葡萄牙人一直自认是租居澳门的臣民。明清两朝政府都对澳门行使了全面的主权。1840年鸦片战争后,葡萄牙人乘清政府战败之机,相继侵占了澳门南面的凼仔岛和路环岛。1887年,葡萄牙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北京条约》。中国人民从来不承认上述不平等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多次阐明澳门是中国的领土,主张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澳门问题。1979年,中葡两国正式建交。20世纪80年代,中葡两国领导人就澳门问题多次交换意见。</p><p class="ql-block">1986年至1987年,中葡两国经过四轮会谈,结束了解决澳门问题的谈判。</p><p class="ql-block">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p><p class="ql-block">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p><p class="ql-block">澳门回归,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完成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香港、澳门实现了和平回归,改变了历史上但凡收复失地都要大动干戈的所谓定式,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新方案。</p><p class="ql-block">澳门回归是指哪一年?葡萄牙人何时开始在澳门定居?1887年,清朝和葡萄牙签订了什么条约?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达成了什么联合声明?澳门是在哪一年回归祖国的?1999年,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进行了哪一仪式?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在何时成立的?清朝在哪场战争后战败,葡萄牙借此占领了澳门?</p><p class="ql-block">澳门回归</p><p class="ql-block">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位于珠江三角洲南岸,毗连广东珠海,与香港分处于珠江口伶仃洋东西两侧,两地相距仅40海里。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总面积为16.52平方公里。古时为船舶岀入港口,故称澳;又因其地两山相对,故又称澳门;旧属广东香山县管辖,又被称为香山澳、濠镜澳、濠镜等;又因其同妈祖神庙有关,历史上澳门也称妈阁。</p><p class="ql-block">据公元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申良翰纂修的《香山县志》,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以后,在岭南设置南海等7郡,澳门属南海郡,这是澳门有文字可考的建置之始。秦末赵佗据南海郡等地,称南越王,置番禺县,澳门属番禺县。公元420年(东晋元熙二年),置新会郡,下辖封乐、封平等12县,澳门属封乐县。公元590年(隋开皇十年),澳门重属南海郡。公元757年(唐至德二年),澳门属东莞县文顺乡。公元1152年(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属广州府香山县。明清时期,澳门仍属香山县管辖。</p><p class="ql-block">明朝时,澳门还只是一个小渔村,随着明末经济的发展,外贸增多,南洋各国的商船开始到澳门进行贸易。16世纪前期,葡萄牙殖民主义势力扩展到远东,葡萄牙曾派遣一艘船来到中国,打听明政府是否允许他们来做买卖。由于明朝的严词拒绝,葡人尚未入居澳门。</p><p class="ql-block">早期来华的葡萄牙人采用暴力手段进行殖民掠夺,不可避免地与明朝政府发生了军事冲突。16世纪初,明朝军队先后在屯门之役、新会西草湾之役和双屿港之役打败葡萄牙人。</p><p class="ql-block">公元1535年(明嘉靖十四年),明朝将广州市舶司迁到澳门,允许外国商人到此入泊和经商贸易,澳门从此“开埠”。各国商人在此接受中国官员检查,遵守抽盘(即徵税),就船交易,市毕即去。货物迟迟不能脱手而需要登陆者,也只许搭盖茅屋暂住,交易完毕后必须撤屋离去。公元1549年(明嘉靖二十八年)中葡战争之后,明朝曾禁止葡商上岸经商。</p><p class="ql-block">事件原因,入据澳门</p><p class="ql-block">葡萄牙人在与明朝军队的冲突中失利后,认识到中国国力强大,不能轻易用武力征服,因而改用行贿等手段,以求在中国沿海取得立足之地。</p><p class="ql-block">公元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前去澳门的外国商人借口商船遇到风浪,海水打湿了贡物,要求上岸晾晒。葡萄牙商人乘机混入其中,并冒用外国商人名义,以千两银子的代价买通广东海道官员答应他们上岸的要求。葡萄牙人由此登岸“暂住”。</p><p class="ql-block">葡萄牙人在澳门以“暂住”之名,行“常驻”之实。公元1554年,葡萄牙船队司令苏萨对广东海道副使汪柏行贿后,葡萄牙人进入澳门的活动开始增多,葡萄牙人船只抵泊澳门日益频繁,并企图将澳门作为固定停泊地。期间,葡萄牙人运来砖瓦木石,盖屋成村。至1564年,葡萄牙人盖建的住所已有千间以上,在澳葡人也近千人。至1570年,葡萄牙人在澳门又兴建了三座教堂、一家医院和一间仁慈堂。使澳门由临时泊口变成了葡萄牙人在中国进行商业贸易和停泊船只的永久居留地。葡萄牙人在澳门站住脚后,加紧贿赂握有军政实权的广东海道副使汪柏等人,每年馈赠白银五百两,以巩固葡人在澳门的地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