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濮阳特殊教育学校的每一天,都是一场关于爱与耐心的修行。我们面对的,不是普通的教案和课程表,而是每一个独特生命的成长轨迹——有的孩子需要千百次的重复才能学会一个简单的发音,有的孩子要用整个学期去练习握笔的姿势,还有的孩子,可能只是想要一个拥抱,却不知如何表达……</p><p class="ql-block"> 我们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的同学也有很多的感悟与收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是B22手语班的孙淼,在濮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部见习期间,我有幸目睹李老师处理一起突发状况,这次经历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对特殊教育认知的全新道路,也让我深受触动,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 那天在康复课上,一名患有自闭症且存在自伤行为的同学,情绪毫无征兆地失控,开始用手拍打自己的头部。情况紧急,李老师没有丝毫犹豫,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专业素养,迅速做出反应。他熟练地推来大龙球,用轻柔且坚定的声音安抚着同学,引导他和大龙球互动。李老师一边亲自示范动作,一边给予温和的鼓励。在李老师耐心引导下,同学的情绪逐渐缓和,自伤行为也随之停止。</p><p class="ql-block"> 亲眼见证这一幕,我内心满是震撼与敬佩。李老师的应对,不仅仅是简单的处理问题,更是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与深沉爱意的完美融合。这让我深刻意识到,特殊教育远不止是课堂上的教学,更多的是在每一个紧急时刻、每一次耐心陪伴中得以体现。</p><p class="ql-block"> 这次经历也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激励我在未来的学习中,努力提升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的耐心与应变能力。我渴望能像李老师一样,用专业和爱心为特殊孩子驱散阴霾,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温暖阳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是B22手语班的牛文琳,初至濮阳特校,校门在我眼中不仅是一道入口,更是通往一个别样世界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在校园里,我看到了特殊教育老师们忙碌而坚定的身影。他们耐心地引导着孩子们发音,手把手地教孩子们书写,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饱含着无尽的关怀与爱意。课堂上,老师们用独特的教学方法,将知识一点点拆解,转化为孩子们能够理解的形式。他们的教学过程艰难而缓慢,但他们从未放弃,始终用微笑和鼓励为孩子们照亮前行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光,更是让我深受触动。有个小男孩,他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但在绘画课上,他用五彩的画笔描绘出心中的世界,那专注的神情和灵动的笔触,让我看到了他内心的丰富与对生活的热爱。还有一位患有智力障碍的女孩,在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时,尽管反复出错,但她始终没有气馁,眼中闪烁着对学会独立的渴望。这些孩子们,虽然身体上有缺陷,但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他们用顽强的毅力和积极的态度,与命运抗争。</p><p class="ql-block"> 在濮阳特校的这段日子,我深刻地认识到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是为这些特殊的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孩子们生命中的引路人,他们用爱和专业,为孩子们铺就一条充满希望的成长之路。而这些孩子们,他们的坚韧和乐观,也让我重新审视生活,更加珍惜拥有的一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是B22手语班的程函杏,初入濮阳特校,我对书本知识有了鲜活认知。“因材施教”不再抽象,这里的老师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身心状况、兴趣爱好,定制专属教学方案。“个别化教学”落实到课程、方法、进度的方方面面,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小步子教学”将复杂知识技能细分,贴合学生的接受节奏。</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对学生的爱更深深触动着我。面对学习困难的孩子,他们始终耐心教导,孩子每一点进步,都能让老师眼中满是欣慰。这让我明白,教书育人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用爱为特殊孩子照亮前行的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是B22手语班的的王若茜,在濮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实践期间,我深度参与了特教教师的教学工作,对这份神圣职业有了全新认知。初次走进校园时,听障学生用手语构筑的无声世界深深震撼了我——他们灵动的眼神与温暖的手势如同春阳般驱散了我初到时的紧张,完全颠覆了我对特殊教育场景的想象。这些在寂静中顽强成长的少年,用独特的生命力不断带给我感动与力量。实际教学中确实存在诸多挑战。当我面对需要重复数十遍的基础教学时,特别是看到孩子们眼中仍闪烁着迷茫,难免会对自身教学能力产生疑虑。</p><p class="ql-block"> 此时学校组织的专题讲座为我解开了困惑:特殊教育不仅需要滴水穿石的恒心,更要具备将知识符号具象化的专业能力,通过生活化教学帮助特殊儿童建立独立生存的认知体系。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们以专业示范引领我的成长,他们春风化雨的教学智慧为我指明了专业发展方向。当见证学生借助定制教具实现知识内化,当他们将生活技能转化为从容的实践能力时,我深刻体会到特殊教育的真正价值。正是这种融合专业方法与人文关怀的教育实践,让每个特殊儿童都能在个性化培育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绽放出独特的生命光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正是这些看似“缓慢”的成长,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真谛。在这里,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只有无尽的鼓励、耐心的等待和温暖的陪伴。我们不仅是老师,更是他们成长路上的同行者,见证着他们一点一滴的突破,感受着他们内心深处的光芒。 </p><p class="ql-block"> 在这片充满爱与希望的土地上,我们收获的不仅是感动,更是对生命韧性的敬畏。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或许他们的光芒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被看见,但终有一天,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照亮这个世界。</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