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今天是2025年4月13日,清晨走出家门,天空湛蓝如洗,空气清新得仿佛能沁入心脾。连日来,狂风肆虐,风力竟高达十级以上,河南、北京局部地区高达13级到15级极为罕见。前天夜晚,窗外狂风怒吼,我躺在床上心惊胆战,生怕狂风将窗户吹落,为求得安心,我起身逐一检查每一扇窗户,生怕有哪扇窗户未关或扣的不紧,让这可怕的狂风有可乘之机。自记事起,从未见过如此猛烈且持久的狂风,虽然在局部地区已演绎成灾难,但我们还算幸运,也算是人生一次不寻常的经历,然而经过几天的狂风洗礼,门口两棵银杏树刚刚长出的新叶翠绿欲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微风轻轻吹过,发出细碎的“沙啦啦”的声音。路旁的樱花树花瓣比之前少了很多,但嫩叶悄然冒出,红花绿叶交织成别样的美景也依然令人陶醉,忙碌的一天由此开始,约九点时,我突然想起受澄中王校长之邀参观校史馆,并将我的拙作《我深深爱着生我养我的这片的故土》合订本存放在校史馆。我既兴奋又忐忑,既为能实现心底的夙愿而欣喜,却也为自身才疏学浅而担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满怀激动的心情欣然前往澄中,那别致的校门首先映入眼帘。迎面走来优雅端庄的王校长,老同学张开双臂与我深深相拥,手牵着手,她笑容可掬神态自如,右手指着校门,娓娓道来:“母校的校门是一本打开的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你读书时,世界便在眼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王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步入校史馆。大门采用中式建筑门楼,融合青砖灰瓦、榫卯结构、飞檐翘角、澄城瓦当与雕花装饰等经典元素,尽显传统建筑之精髓。移步至学校沙盘,王校长讲述,俯瞰学校全貌,校门又宛如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从左到右,生活区、功能区、教学区、活动区一目了然。教学楼与行政楼通过连廊栋栋相连,使学校的管理、教学与交流更加便捷。拥有400米跑道的标准化操场成为学子们强身健体、抒发情感、缓解压力、挥洒汗水、绽放青春活力的圣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听罢王校长的讲述,我从不同年代的资料图片中,更加多层次、多维度地了解了母校,填补了我对母校认知的空白。最吸引我是那电子报名簿,可以让每一位澄中学子都能找到自己新生报名签到时的亲笔签名,这是何等珍贵!历代澄中人为保存这些记忆,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克服了多少困难。母校曾创下诸多辉煌,几乎每年为清华北大输送高端人才,也为澄城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他们正活跃在各自的岗位上。我看到了许多我的老师那熟悉的面孔,他们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常常出现在我的梦境,令我难以忘怀。校史馆中另一个亮点惊艳到我,校史馆彰显了澄城大教育的胸襟,它将县域内曾办过高中的学校悉数囊括,展现了澄中人博大的情怀。也让每一位走出澄城的学子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根,与澄中产生交集与共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曾因高考体检有幸多次来到澄中,也曾参观过整个校园,在操场上体验性地跑过一两圈。如今,母校已是一所现代化、高标准的学校,整个校区规划极具前瞻性。今天对母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具象化。也让我明白了它的辉煌来之不易,曾有多少仁人志士救它于水深火热之中,又使它度过一次次劫难,蕴藏了多少人的智慧,倾注了多少人心血,见证了多少人前赴后继从青春到花甲,从古稀到耄耋,才铸就了它今天傲然屹立于澄城大地,成为澄城向外展示的一张名片,当每一个澄中学子踏入这个校门,定将发愤读书,鼎力积蓄能量,为的是在高考的那一刻迸发,从容的在这里始发起飞,飞得更高;飞的更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今天对于我来说非常难得,我更深层次的认识了母校,惜获了一份难得的友情,聆听了关于母校过去的沧桑、现在的辉煌,以及对将来的无限憧憬,也不乏我记录生活的习惯被充分肯定,心中充满了幸福与温暖,激动与欢欣,感觉全身每一个细胞都在欢喜雀跃,所有这些都已在我的心底烙下深深的印迹,使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我将这一消息告知孩子们时,女儿女婿因欣喜赋诗一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澄中芳华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致王会香校长与孙卢燕女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石泽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会香撷韵册留香,卢燕裁春入锦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赵罗乡愁凝墨色,澄城风物驻韶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校史馆中藏厚谊,长廊阶上话沧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是深情难赋尽,一册山水一城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