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丽景门是金明洛阳城西门,始建于1217年,2002年在原址重建,现为洛阳古城标志性建筑之一,有“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中原第一楼,古都第一门”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相比应天门,我比较喜欢丽景门,接地气,烟火气足。白天的丽景门更显得庄重厚实,而且入门后四通八达,宛如立马进入百姓家…</p><p class="ql-block"> 丽景门夜景没有应天门辉煌大气,犹如守候一方子民平安的老子,内敛憨厚低调。</p> <p class="ql-block"> 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为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p><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应天门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隋唐门”和“天下第一门”。</p><p class="ql-block"> 门前置有象征皇家威仪的双向三出阙,东西两边共计十二阙,是古代城门建制的最高等级。</p><p class="ql-block"> 应天门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等外朝大典的场所,也是接见日本遣隋使、遣唐使等万国来朝之所。</p><p class="ql-block"> 门前置有象征皇家威仪的双向三出阙,东西两边共计十二阙,是古代城门建制的最高等级。</p><p class="ql-block"> 据说,隋炀帝在应天门开创“万国来朝”的盛况,唐高宗曾在此诏释百济国王扶余义慈,武则天则在此登基称帝。从馆内废墟。可以感受到是时的规模和盛况,上布局上,轴线思维,透视出城市建设的成熟,彰显管理的睿智和匠人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应天门的建制对北宋汴梁宣德门、元大都崇天门、明清故宫的午门影响深远,其名称更被日本京都·应天门取用。</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应天门不仅是隋唐洛阳城的象征,更是中国古代宫城建筑史上的瑰宝,其历史、建筑和文化价值至今仍熠熠生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