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迄今还清楚记得,三十年前游览都江堰时,就对这旷世绝伦的水利工程深感震撼!当时陪同我们参观的当地朋友深情的对我说,如果没有伟大的李冰父子,就不会有川西的万亩良田,四川也就不会有“天府之国”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之上,是两千两百多年前人类开凿建设的一项庞大的水利灌溉工程。这项工程的核心,就是由鲤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组成渠首枢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都江堰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由渠首枢纽、引水渠网,大中小型水库和各类塘堰等共同构成。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目前,吸引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游客纷至沓来的,主要还是渠首枢纽的三大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游客最喜欢的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据考,大约公元前276年至251年,蜀郡太守李冰为解决成都平原的干旱和洪涝,为川西平原大农田和百姓提供灌溉和生活用水,组织和领导岷江两岸人民修建了都江堰和与之配套的引水灌溉渠网。</p><p class="ql-block">官方统计,都江堰不仅为川西平原的1130万亩农田提供了灌溉之利,还为千家万户解决了生产和生活用水。同时,还发挥着防洪发电、水产养殖、林果栽培和旅游环保等综合效益。即使在今天,都江堰仍然是四川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p> <p class="ql-block">和三十年前相比,感觉都江堰景区扩大N多倍,目前景区至少有六七个出入口。如果是年老体衰或时间紧迫的游客,建议还是从南门进入景区。一是因为都江堰的核心景点多集中在南门一带,二是因为这里地势相对平坦。</p><p class="ql-block">这是从南门进入景区后看到的第一个建筑~伏龙观。正对伏龙观的右侧,就是大名鼎鼎的宝瓶口。</p> <p class="ql-block">这是伏龙观前的石化木,据说是殷商时期沉入河底的树木。</p> <p class="ql-block">宝瓶口,乃是都江堰灌区的核心工程,岷江在鲤鱼嘴分为内江和外江之后,内江水从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滋润广袤大地,恩泽万千民众。</p> <p class="ql-block">这个角度是宝瓶口北侧。据说,为开凿宝瓶口,李冰在没有炸药的时代,采取烈火焚烧、冷水喷洒,从而导致岩石碎裂的技术。</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宝瓶口南侧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唐朝时期增修的飞沙堰,目的是拦阻可能流入内江的泥沙。</p> <p class="ql-block">沿飞沙堰前行,就发现对岸竖立的“卧铁”石碑。据说,都江堰每年都需疏浚内江河道,和修补飞沙堰。而疏浚内江河道的依据,就是挖到埋在河底的卧铁。</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埋在河底的卧铁,原本是三根,公元1994年,为纪念都江堰建成2250周年,国家水利部和四川省政府铸造了第四根卧铁。</p> <p class="ql-block">“深淘滩,低作堰”,这就是保证都江堰水利工程完美运行两千两百多年,迄今仍在发挥不可替代功效的秘诀!</p> <p class="ql-block">离开飞沙堰继续北上,就可到达渠首枢纽的第一个重要工程~鲤鱼嘴。</p><p class="ql-block">友情提示: 年老体衰的长者或愿意偷懒的后辈,可以在这里搭乘摆渡车前往,票价十元。但如果你体力和时间都比较充裕,建议不妨步行前往。道路既宽且平,两侧内外江相随,不时送上和煦微风;中间花草树木陪伴,阵阵芳香沁人心脾。</p> <p class="ql-block">滚滚岷江奔腾而来,在这里被鲤鱼嘴利用外江与内江的落差,把岷江水二八分开: 二份留给外江,八份送于内江。洪水来了,外江接收;枯水季节,外江出让,从而确保内江水量永远充足不变。古人智慧,令人赞叹!</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核心景点的参观到此结束,如果你意犹未尽,可以前行过桥,由河西过到河东。值得注意的是,这桥是索道桥,左右摆动幅度很大,需要多加小心。</p> <p class="ql-block">穿过索道桥,就需要向上攀爬,进入二王庙。二王庙位于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是纪念古代水利名家李冰父子的祀庙,也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据文献记载,都江堰是由战国秦昭王时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开凿的,使整个成都平原既得灌溉、舟楫之利,又免水患、干旱之苦。二王庙原为崇德庙,是当地百姓为缅怀和敬仰李氏父子的功德所建。宋以后,李冰父子被敕封为王,改称为二王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民国十四年,二王庙遭火焚,后募资重建。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二王庙再受损,后按原样修复。</p><p class="ql-block">二王庙匾额由冯玉祥将军题写,两侧的楹联为: 万顷波光归稼穑;四山云气栗蛟龙。</p><p class="ql-block">下方两侧的楹联为: 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p> <p class="ql-block">邓公题词。</p> <p class="ql-block">进入二道山门,就是二王庙的大殿了,也就是正殿或主殿。</p> <p class="ql-block">但大殿供奉的却不是李冰太守,而是道教的神君二郎神。有点令人费解: 这里是恩泽万民万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祭祀的主持开凿都江堰的李冰父子,何以在此供奉二郎神杨戬?</p> <p class="ql-block">过了大殿,是二殿。二殿供祀的是李冰夫妇,而非李冰父子。那,二王庙到底供奉的是那两位王呢?</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上攀登,最高处是太极殿,供奉的是太上老君。</p> <p class="ql-block">站在太极殿平台,举目远眺都江堰四面青山和如带岷江。</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景区还有一个更高的景点~秦堰楼。据说,登临此楼可以远眺都江堰景区全貌。奈何秦堰楼目前正在维修,我们的参观到此也就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如果诸位还有时间,可以退回到南门逛逛灌县古城。</p> <p class="ql-block">张松银杏,相传为三国时期益州牧刘璋的幕僚张松手植,距今已有约1800年历史,被誉为“天府十大古银杏”之一。</p> <p class="ql-block">穿过这座南桥,就可进入灌县古城。在欣赏古城美景的同时,还可品尝这里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以下图片均为灌县古城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造福万代,恩泽万世,有机会亲临其境,感受古人的智慧和伟业,还是很值得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