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山深处,宁静的山村。层层向上的石阶布满了青苔与杂草,一座座高低错落的小院院门紧锁,中间夹杂着是屋顶或是前后山墙坍塌,满院荒草,已经看不到人迹的小院。偶尔间迎面走来伛偻着腰身的老人,村中历史悠久肃穆的关帝庙以及伫在庙前那棵孤独的老松树……小小的山村,处处弥散着颓落和孤寂的气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光像是在这里静止了一样。小村和山外的乡镇和城市,仿佛隔了一个时代,早就已经没有了多年以前,村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忙碌碌,热闹𤋮攘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门久不开。”此刻的心情,再也不会有几百年前,南宋诗人叶绍翁的那种寻访田园春色,满心欢喜的意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缓缓向上而行的山路旁,十几辆汽车,停在一条干涸,卵石堆叠的季节河道一侧的场坪上。一家名为“皂角树下”的农家小院里,久违的游客,守在烟气缭绕的大地锅灶旁,等待着一大锅香气浓郁的大烩菜的新鲜出锅。一旁的小灶火上,排成一行的几个小砂锅里,炖着山里的特色菜:小鸡炖蘑菇,萝卜炖羊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锅底那忽忽上蹿的火苗,锅里食材咕嘟咕嘟的声音,随风不时的飘散出来的香味和温暖的气息,更是引得食客们一拨又一拨的到灶前探望。而村里其他几家的农家乐小院,则是紧锁着大门,寂静无声,空无一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刚过雨水时节,气温乍暖还寒,在这大山里面犹甚。行走在村里朝阳的一面,阳光照在身上的是一股暖融融的味道。而被大山所遮挡,常年见不到太阳的那些地方,前些天飘下的雪花还未融化,让人感到身上凉凉的,不由得把手伸向领口的拉链,紧紧的又往上提了一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村口,专门为游客修建的一块停车场上,停着一辆旅游大巴。紧闭车门的大巴车上,只有司机一人,歪着头,在温暖的阳光下,浅浅地睡起了午觉。看来,车上的驴友们,这个时候,应是背着行囊,手持登山杖,小心翼翼地在山里的长长的石阶,临崖小路上攀爬,或是行走在满是荆棘与乱石的山谷之间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山里面,不像山下的城市中,随处可见四季常绿的树木以及大街小巷里浓浓烟火与市井的气息。这里,更多的是穿行在山间灌木丛中,乔木树间鸟雀们欢快的鸣叫声;跳上跳下,自由自在,机灵可爱的松鼠们;还有山风穿过高大的青松,阵阵的有如涛声的风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静静地,等待着春风春雨,等待着细柳青枝,等待着草长莺飞,等待着花团锦簇,姹紫嫣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