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赏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读这首《春天还有雪》,能感受到诗人在季节错位中捕捉到的深刻隐喻。当人们沉浸于春暖花开的确定性时,一场雪的“不期而至”打破了惯性期待,像一个尖锐的问号——叩问着命运的合理性、权威的正当性,以及那些“高高在上”的秩序是否真的不可动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诗的张力藏在矛盾里:民间祈语中“夜雨绵绵细,白天睛光暖”的朴素愿望,与“雪”的意外降临形成现实对冲,仿佛在说人间的期盼总被某种“天意”随意拨弄。但诗人没有停留在抱怨,而是用“春风浩荡”的不可阻挡,赋予短暂羁绊以时间维度上的必然性——冬天的残梦终将苏醒,那些看似权威的存在,不过是季节转换中的暂时阴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最动人的是诗中隐含的抗争意识:从质疑“它配称做天吗”的叛逆,到“该从冬天的梦里醒来了”的宣告,字里行间流动着对生命力的坚信。雪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现象,更像是一切滞后于时代的旧秩序的隐喻,而春天的真正力量,恰在于能让所有“高高在上”的陈旧,都在浩荡春风中不得不低头。这种将自然现象升华为精神寓言的写法,让短诗有了刺破云层的力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