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丰子恺(1898.11.9.—1975.9.15),浙江嘉兴桐乡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号子觊,后改为子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p><p class="ql-block"> 丰子恺作品风格独特,被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 石门,有2500多年历史。春秋时为吴越相争之地,当时越王垒石为门,以此门为界限,因此得名。现今它与乌镇镇、濮院镇、崇福镇並称桐乡四大名镇。</p><p class="ql-block"> 石门镇沿古运河而建,千里运河在这里拐了一个120度的大湾,所以又称石门湾。清康熙、乾隆两帝在巡视江南时,多次在此登陆。</p> <p class="ql-block"> 我俩从乌镇西栅打车赴约20公里路来到石门镇,在此下车。</p><p class="ql-block"> 沿大井路,走过木场桥到达丰子恺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由二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 丰子恺故居,1985年9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 </p><p class="ql-block"> 丰子恺漫画馆,1998年11月9日丰子恺先生诞辰100周年时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有藏品2801件(套),珍贵文物40件(套)。</p> <p class="ql-block"> " 乡情礼腾山川外,教泽长存画卷中。"</p><p class="ql-block"> 丰子恺先生一生很喜爱猫。</p> <p class="ql-block"> 丰子恺故居</p> <p class="ql-block"> "缘缘堂"是丰子恺先生在1933年亲自设计的一座富于典型江南风格的三开间二层小楼。1937年11月,毁于日军炮火,1984年在好友新加坡广合法师的资助下开始按旧貌重建,1985年9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叶圣陶先生为缘缘堂题写了"丰子恺故居"的匾额。</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俩进入故居时巧遇丰子恺先生的孙子及外甥陪同新加坡广合法师的后人来参观故居,我俩就很知趣地去先观看漫画馆。</p> <p class="ql-block"> 客厅正中悬挂着马一浮先生题写的堂额"缘缘堂"三字。</p><p class="ql-block"> 堂额下是吴昌硕先生的大幅立轴《红梅图》,两旁分别为弘一法师所书的对联"欲为诸法本,心如工画师",以及丰子恺先生自己书写的杜甫诗句"暂止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书屋</p> <p class="ql-block"> 卧室</p> <p class="ql-block"> 佛堂</p> <p class="ql-block"> 丰子恺漫画馆,分上下二层,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是中国第一个漫画馆。分丰子恺艺术生涯、丰子恺书画精品及中国漫画名家、中国当代漫画作品四个展室。</p> <p class="ql-block"> 我从小就对丰子恺先生的画喜爱之极。先生的作品画风朴实,贴近生活;笔法简实,蕴意深厚。他的画使人百看不厌,有些画作能使人们在观赏时会不由自主的流露出笑声。</p><p class="ql-block"> 我还曾记得我中学的校史上记载:丰子恺先生上世纪的(1929.8一1930.12)曾在我(1961.9 一1967.8)就读过的上海市松江二中担任过一段暂短时间的美术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