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翠城夜景一瞥

张清水

宁化翠城,这座地处福建西部的小城,在夜幕降临后,宛如一颗被点亮的明珠,散发着自有的魅力。它是客家祖地,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在夜晚交织,绘就了一幅迷人的夜景图。 今年清明期间,回到了宁化,在老同学、老朋友家酒足饭饱后,逛了逛,走了走,看到了千年古县城在华灯初上时那种美轮美奂的夜景:建筑立面、翠江(含西溪、东溪)河道护岸安装了洗墙灯,街道两旁树上挂有红灯笼,南大街部分路段还设置了雾森系统及亮化激光,这些现代与传统的交相辉映,犹如一幅璀璨画卷,展示着独特古韵与变幻光影结合带来的勃勃生机和诱人魅力。<br> 走在大街上,看到这样的夜景,不由得想起60年前由于电力奇缺,路灯很少,晚上12点后停电,我们小学高年级同学到校晚自习时,须自带照明工具。那时,能够提着马灯照亮路面回家,算是大户人家的孩子,多数的人是用小瓶子制作煤油灯,放在框架里再用纸糊防风,而不敢奢望有便携的手电筒。摔跤、踩水坑、看不清路面是常有的事。也有什么都不带的,说是练胆量。<br> 而现在,不仅处处有路灯,照亮前行的道路,还有美化的夜景。各种建筑在灯光的映照下,轮廓分明,商店招牌的霓虹灯闪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漫步在街道上,能感受到宁化翠城发展的脚步,变化的灯光,昭示了宁化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努力,也是宁化不断进步的象征。<br> 中山街休闲广场 西溪绿道 建在西溪北岸的翠园广场,是老城区群众休闲聚集地。在这里,可以举行文艺汇演、科普宣传、广场舞表演、书画展等喜闻乐见的活动。即使是下雨天,也有不少的老年朋友在这里下棋,聊天,以茶会友。文艺爱好者在这里唱歌、演奏乐器。仿古搭建的翠园戏台也坐落在这里。<br> 宁阳古街的改造,保持了千年古韵,值得传承;水门巷的重新翻新,仍留传下不少故事,激励后人;翠园戏台的设置,让省级非遗剧(戏)种得到传播,好戏连连;黄慎雕像的矗立,告诉人们这里曾有的历史、名人,告诫后辈发奋学习……<br> 宁化城区变大特别是东扩后所建的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文昌阁、福宁桥等,使宁化厚重历史再现,文化品味上一个层次,建筑艺术得到延续。交流中心内设主要有:客家会堂、文化展示厅、客属姓氏会所、市民活动中心、配套酒店等。其中文化展示厅内含客家联谊馆、图书馆、族谱馆,这客家三馆也可简称为非遗综合展示馆。这些城市地标性建筑,人们心仪打卡地,在夜幕下的流光溢彩,无不提升城区的形象,促进人们生活的质量。<br> 祝:福在翠城,福佑宁化!<br> 翠园广场(一) 翠园广场(二) 翠园戏台 宁阳古街 水门巷(本图由标发提供) 黄慎雕像 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及周边(本图来自网络,由标发提供) 文昌阁(本图由标发提供) 东溪上的福宁桥(一) 福宁桥(二) 福宁桥(三) 步行桥与翠江两岸(本图由标发提供) 广济桥(本图由标发提供) 远望慈恩塔(本图由标发提供) 福字图 后记:宁化返明后,发现所拍相片缺了几张,于是好友标发帮忙,弥补了缺憾,使本文划上了句号。 文:张清水<br> 图:张清水 张标发<br> 2025年4月15日 <h1> <i><font color="#ed2308"> </font><font color="#ff8a00">谢谢观看!</font></i></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