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杨村中学60载教育发展历程

秋天的绿叶

<p class="ql-block">  容县杨村中学位于容县杨村镇兴杨中路7号,是公办寄宿制学校,容县定点初中,办公室电话0775 - 5151116 。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不断成长、变革,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一、历史沿革与时代背景</p> (一)初创奠基(1968 - 1973年) <p class="ql-block"> 1968年1月,在当时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农村教育亟待发展的背景下,容县杨村中学的前身“杨村高中”诞生。由黎村高中分出1班杨村籍学生,再新招收1班学生,共2班高中生,校址在现操场西边的两排瓦房处。1969年,在地方支持下,松光队划拨土地,建设了食堂、礼堂(现篮球场附近),学校规模开始逐步扩大。这一时期,学校在艰苦条件下艰难起步,却为当地教育发展播下希望的种子。</p> (二)转型发展(1974 - 2001年) <p class="ql-block">  1974年之后,学校不断扩大规模,逐渐形成现在的两个区域,面积约75亩。1982年秋,因教育布局调整,学校停止招收高中班,改招初中班,更名为“杨村中学”,成为杨村镇唯一重点初中,开启初中教育的新征程。2002年秋,学校正式定名为“容县杨村中学”,成为容县定点初中,标志着学校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稳固。</p> (三)优化提升(2002年至今) <p class="ql-block">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学校迎来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起,一系列基建项目陆续竣工,包括学生宿舍楼、教师公租房、教学楼、教学综合楼等,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提升教育质量。</p> <p class="ql-block">二、发展历程中的奋斗与突破</p> (一)硬件设施建设的拼搏 <p class="ql-block">  建校初期,仅有两排三间平房、一间办公室。但在发展过程中,学校积极争取资源、克服困难。如2003年“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容县杨村中学学生宿舍楼”竣工,建筑面积1257平方米,总投资66万元(中央补助50万元),解决了学生住宿难题。此后,多个基建项目落地,背后是学校领导多方奔走、教职工积极参与监督、全体师生共同期待的奋斗成果。</p> (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努力 <p class="ql-block">  1987 - 1990年,学校中考成绩连续四年排容县第一名,这离不开教师团队的辛勤付出。当时师资有限,教师们便利用课余时间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评课,钻研教学方法。为提升学生成绩,还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艰苦条件下创造了教育佳绩。</p> <p class="ql-block">三、教育教学管理改革</p> (一)教学模式创新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学校围绕教育教学中心,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改革。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讨问题、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合作与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开展信息化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让课堂更生动有趣,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p> (二)教师培养体系 <p class="ql-block">  构建完善的教师培养体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涵盖学科知识更新、教学技能提升、教育理念转变等方面。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设立专项教研基金,对优秀教研成果给予奖励,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p> <p class="ql-block">四、办学特色与校园文化</p> (一)办学特色 <p class="ql-block">  以“走好每一步”为办学理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打造特色校本课程,如书法、绘画、体育等兴趣班,挖掘学生潜能。在体育特色课程中,学生在各类体育比赛中屡获佳绩,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耐心毅力。</p> (二)校园文化建设 <p class="ql-block">  营造“勤学、律己、爱校、上进”的校风,“敬业、爱生、协作、创新”的教风,“诚实、乐学、慎思、进取”的学风。通过校园文化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活动,增强师生凝聚力和归属感。设置文化长廊,展示学校历史、优秀校友事迹等,传承学校精神,激励学生奋进。</p> <p class="ql-block">五、教育教学成果与佐证</p> (一)学生升学成果 <p class="ql-block">  建校以来,学校为高校输送大批优秀人才。1982年,校友黄铁华考取清华大学;2016年,校友余君尤考取北京大学;2019年,校友李楚宗考取清华大学。这些成绩不仅是学生个人的荣耀,更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有力证明。</p> (二)学校荣誉奖项 <p class="ql-block">  学校先后获得“容县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优秀学校”“容县平安学校”“容县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容县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容县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容县教育教学综合成果奖”“容县教育教学研究年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还成为北京大学生源校、清华大学生源校,这些荣誉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充分肯定。</p> (三)佐证材料 <p class="ql-block">六、学校设施与资源</p> (一)校园布局与设施 <p class="ql-block">  学校现有校园面积49904.92平方米,建筑面积14158平方米(2024年数据),分为运动区、教学区和生活区。运动区位于校外,占地约15000平方米,有200米环形跑道、篮球场,为师生提供运动空间。教学区和生活区在校内,有3幢学生宿舍楼、3栋教学楼、1幢食堂楼、2栋教职工宿舍;在建学生宿舍楼1幢,2024年立项建设学生食堂1栋,设施不断完善。</p> (二)教育资源 <p class="ql-block"> 学校注重教育资源建设,拥有图书馆,藏书丰富,涵盖各学科领域,满足师生阅读需求。建设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功能室,为教学提供先进设备支持。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引入优质线上课程,拓宽师生视野。</p> <p class="ql-block">七、历任校长与学校发展</p> <p class="ql-block">1968.01 - 1971.08 莫森英:在学校初创阶段,带领师生艰苦创业,奠定学校发展基础。</p><p class="ql-block">1972.09 - 1974.08 杨创胜:积极推动学校规模扩大,争取资源改善办学条件。</p><p class="ql-block">1974.09 - 1979.08 封芳生:重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引领教师团队钻研教学。</p><p class="ql-block">1979.09 - 1982.08 陈训裕:在学校转型时期,为初中教育发展探索方向。</p><p class="ql-block">1982.09 - 1986.08 黄积伟:致力于学校规范化管理,提升学校整体形象。</p><p class="ql-block">1986.09 - 1994.08 梁雄寿: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升。</p><p class="ql-block">1994.09 - 1998.08 韦敬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校发展培育人才。</p><p class="ql-block">1998.09 - 2000.11 陈演源: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活动。</p><p class="ql-block">2000.12 - 2001.08 覃炳宇: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助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p><p class="ql-block">2001.09 - 2002.08 冯琛光:为学校更名及定位调整做了重要工作。</p><p class="ql-block">2002.09 - 2010.08 李准:在学校快速发展阶段,统筹推进各项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p><p class="ql-block">2010.09 - 2014.08 梁家宇: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p><p class="ql-block">2014.09 - 2017.08 封伯聪: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升学校竞争力。</p><p class="ql-block">2017.09 - 2023.10 陆禅:积极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促进学校现代化发展。</p><p class="ql-block">2023.11 - 伍德健:在新时代背景下,谋划学校新的发展蓝图,开启新征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60载风雨兼程,容县杨村中学从简陋的瓦房校园起步,在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奋斗下,不断发展壮大。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优良传统,紧跟时代步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书写更加辉煌的教育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