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前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我的印象中瑞金医院无论从规模和医学上来说它是上海数一数二的医院,瑞金医院原本叫广慈医院“广博慈爱,追求卓越”是它的追求,如今是瑞金医院的院训。瑞金医院有着近120年的历史。解放前1949年,“广慈医院”病床数达到780张,医生人数也达到50多名,成为一家学科齐备的综合医院。当时远东规模最大的医院,就是“广慈”。2008年,《美国读者文摘》在全亚洲范围内评选最具品牌价值的医院,中国大陆地区仅上海瑞金和北京协和名列榜中。《2018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发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位居第4。虽然瑞金医院离我家很近,步行不到半小时可到,有一个月我天天到这里探望父亲,但是却从未光临过《瑞金医院院史陈列馆》。2023年4月我爱人住院,我有闲在医院花园里走走,误打误撞来到来到《瑞金医院院史陈列馆》,让我全面了解了这座医院的历史底蕴,和它的现状。本来只是给自己留个纪念,现在翻出来给大家做个介绍,上海的瑞金医院有多么闻名,它的存在也是我们上海人民的福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夜晚灯光映衬下的院史陈列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前身是广慈医院,法文名称是“圣玛利亚医院”(Hospital Sainte-Marie),是在当时法租界内,邑一所由法国天主教会1907年创办的医院,创办人天主教江南教区主教姚宗李(法籍),为1904年筹建,首先建造了4幢两层楼房,其中两幢是病房,房子坐北朝南,冬暖夏凉,有病床100张,另外修女、职工宿舍各一幢,建筑面积共7386平方米,1907年10月13日,医院举行了落成典礼。1972年更名为现在的“瑞金医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草坪上“广博慈爱、追求卓越”八个字是激励和鼓励新一代的瑞金人为医疗卫生事业、医学教育和科研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有两幢法式建筑,均建于20世纪初。在医院百年华诞之际,特将其中的一幢全部用作《瑞金医院院史陈列馆》,并于10月11日正式成立开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瑞金医院院史陈列馆》分为六个部分,以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从1907年建院初期到21世纪的发展历程,共收集照片300余幅,尤其是一些弥足珍贵的老照片特别引人入胜。30、40年代的一批学科创始人,如我国的外科学家傅培彬、内科学家邝安堃、传染科学家杨宜和伤骨科专家魏指薪等老教授的工作和生活的照片都是第一次进行展示。陈列馆还记载了瑞金医院国内首例肝脏移植手术、首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首例腹腔多脏器联合移植、首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首创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一个个首例、首创性的成功印证了几代瑞金人不断开拓进取、勇攀医学巅峰的雄心壮志,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无私贡献的博大胸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瑞金医院院史陈列馆分为上下两层,按照“百十历程”、“贡献成就”、“传承创新”三大主题布置了6个展馆,以珍贵老照片结合史料实物的形式展示该院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发展轨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广博慈爱,追求卓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广慈医院历史介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地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广慈初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07年广慈医院创建,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前身,法文名称是“圣玛利亚医院”(Hospital Sainte-Marie),是一所由法国天主教会创办的医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世纪初,法国人姚宗李(Paris)任江南传教区主教时,计划在上海的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创办一所有外科的西医医院,法国教会同意了这个建议。在法租界当局的支持下,圈买了面积达160亩的土地。</span></p> <p class="ql-block">1908年。</p> 当时器械。 1912年1月14日凌晨,陶成章被受陈其美指使的蒋介石、王竹卿暗杀于上海广慈医院,年仅34岁。陶成章逝世后,孙中山高度评价陶成章:“奔走革命不遗余力,光复之际实有巨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广慈医院场景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29年解放后曾任上海副市长的刘晓在此住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19年首任院长万尔典,1910年到1919年期间,医院收治住院病人常年在3000人左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30年,建造了装有铁栅栏的犯人病房和隔离病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32年医院创办25周年时,广慈医院已发展成一所拥有500张床位,分设内、外、产科及电疗、眼科和皮肤科的综合性医院。专职医师有9个是法国医学博士,3个震旦大学毕业的中国医师。仁爱会修女24人,其中14人持有护士合格证书。医院职工近150人,几乎都是教徒。这一年住院病人总数超过8000人。经过多年努力,广慈医院成为当时在上海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医院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32年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33年远东最大的医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邝安堃(1902.11.02~1992)广东省番禺县人。1919年入震旦大学理学院学习,次年赴法国留学。1933年获法国医学博士学位。同年秋回国,任震旦大学教授,兼广慈医院内科、小儿科及皮肤科三科的主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广慈医院参与到救治过程中,添设50张床位收容受伤官兵,当时共有100余位重伤员被送来医院,经抢救大部分得以救治。此时由战争引发的霍乱等传染病爆发,广慈医院除了原有的隔离病房外,又另辟一幢隔离病房专门收留霍乱病人,另备有40条床位收治天花病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医疗情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医院设立高级护士学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新旧之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9</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广慈新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57。</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58。</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敢为人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86——1991。</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世纪腾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99-2000。</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05-2007。</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2-2018。</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1。</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院史陈列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瑞金医院院史陈列馆 作为瑞金医院的“博物馆”,院史陈列馆是瑞金医院历史的缩影,体现了“广博慈爱,追求卓越”的院训精神,展示了从“广慈”到“瑞金”的百年变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花园中的雕塑是傅培彬先生(1912~1989年),外科学家。江西萍乡人。1939年毕业于比利时卢汶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建国后,历任广慈医院外科主任、上海第二医学院教授、瑞金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副会长、比利时皇家医学院外籍名誉院士、法国外科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是中国当代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为中国外科事业的发展立下不可磨灭的贡献,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外科大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历任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56年起,在国内施行大动脉瘤切除术,并开展人工心肺机的研制和冷冻干燥血管保存法的研究。1965年后在胃癌、结肠癌的扩大根治术方面,提出不少新的见解。1979年至1981年先后组织、指导进行了肝脏移植术,取得一定经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傅培彬外科学家介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医院花园中的喷水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医院对病号和来院者开放的食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早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瑞金医院住院部管理严格,它可不能随便进,要开通行证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医院内的指示牌,建筑之多数不过来。《瑞金医院院史陈列馆》以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从1907年建院初期到21世纪的发展历程,共收集照片300余幅,尤其是一些弥足珍贵的老照片特别引人入胜。30、40年代的一批学科创始人,如我国的外科学家傅培彬、内科学家邝安堃、传染科学家杨宜和伤骨科专家魏指薪等老教授的工作和生活的照片都是第一次进行展示。陈列馆还记载了瑞金医院国内首例肝脏移植手术、首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首例腹腔多脏器联合移植、首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首创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一个个首例、首创性的成功印证了几代瑞金人不断开拓进取、勇攀医学巅峰的雄心壮志,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无私贡献的博大胸怀。(文章选自百度)</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