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手笔记之179——“汉西一境”归元禅寺

Xzczcp

<p class="ql-block">  归元禅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归元”即归真,指的是超出生灭之界,归于真寂本源之意。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僧人主峰任第一任方丈。为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素有“汉西一境”、湖北首刹之称。</p> <p class="ql-block">  进入北院,穿过山门,右侧是钟亭,旁边是“三圣殿”。“三圣殿”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供奉“西方三圣”,圣像均由长4米、直径1米的樟木雕刻而成,法相尊严,慈悲肃穆。</p> <p class="ql-block">  “藏经阁”高约20米,两层五间,是武汉市内唯一的砖木结构古建筑物,复建于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藏经阁供奉释迦牟尼佛白玉坐像,重达一吨多,是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8月,太虚法师出访缅甸时,由缅甸仰光佛教三宝弟子赠予的。阁门上方悬挂着民国总统黎元洪题写的“胜大宏阔”横匾,两侧楹联颇具禅理:“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p> <p class="ql-block">  “藏经阁”的南边是“大士阁”,阁内供奉观音大士。观音大士左侧石碑上摹刻杨柳观音像,是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真迹,“线条流畅,雕工细腻。”</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是寺庙的主殿,供奉释迦牟尼雕像、文殊和普贤菩萨木刻像,以及十八罗汉碑刻像。佛祖塑像背面的佛龛中,是归元禅寺最具特色的佛像——“海岛观音”的彩色泥塑。这组群塑像高6米、宽4米、倾斜度为30度,历经一百多年而无损。群像全部使用丝绸、棕麻等原生材料塑成,人物众多,层次丰富,色彩艳丽。供桌为1916年制,前帘幕栏的五幅镂空浮雕图,名《诏僧取经归来图》。</p> <p class="ql-block">  “韦陀殿”建于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殿门上悬黎元洪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所题“归元古刹”横匾。韦陀像是整株柏木雕刻而成,继承了盛唐时的佛教艺术风格。殿左侧供奉的伽蓝菩萨为关公形象。</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经过“不二法门”,便进入了寺庙南院,这里是“罗汉堂”的所在。</p> <p class="ql-block">  “罗汉堂”是归元禅寺最具特色的建筑,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建筑布局呈田字形,殿宇高耸,上设天窗,保证了罗汉堂的通风和光彩。罗汉堂内的五百罗汉像是湖北黄陂县王氏父子以南岳衡山祝圣寺的五百罗汉石刻拓本为依据,进行加工提炼,采用“脱胎漆塑”工艺,历时九年塑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为全国保存最完好的五百罗汉群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罗汉堂”的西边是宽阔的“双面观音广场”,立有高大的双面观音法像。像高18.49米,立于1.94米的莲台之上,由黄铜制造,重达20吨。观音法相庄重慈祥,佛光普照。广场上还建有“圆通殿”和“财宝天王殿”等。</p> <p class="ql-block">  据说寺内藏有光绪御赐的銮驾和玉印,以及版本齐全的佛教经典和贝叶经等历史文物,估计已珍藏起来了,终无缘得见。</p><p class="ql-block"> 记于2025年4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