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巴塘到八宿的旅行是一条充满挑战和美景的路线,约440公里,途中需要翻越多座高山和穿越多条大河。</p> <p class="ql-block">清晨由于县城修路,改道走一段215国道。意外收获,欣赏了巴塘县城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下山后,来到一个叫水水磨沟的景点。水磨沟位于金沙江畔,距县城约13公里,国道318线路边,地处“川滇藏交汇处”,与西藏一江之隔。海拔2496米,地处山谷之中。</p> <p class="ql-block">沿着金沙江继续前行,跨过金沙江大桥进入西藏芒康县。</p> <p class="ql-block">过了金沙江大桥,正式进入西藏。翻越今天的第一座山:拉乌山。拉乌山地处横断山脉的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周围环绕着安久拉山、伯舒拉岭等群山。拉乌山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是318国道上的一个重要山口,垭口海拔4338米。</p> <p class="ql-block">拉乌山的经幡阵是当地藏族文化的重要体现,象征着信仰与祈福。</p> 路遇藏猕猴。 <p class="ql-block">宗拉山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是国道318线进入西藏后的首个重要地标,也是茶马古道文化交汇点。属于横断山脉核心区,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区域,是滇藏线与川藏线的交汇点。垭口海拔4150米。</p> <p class="ql-block">翻越宗拉山后,进入芒康县。一路行走,藏东南红土地的壮美便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眼前。这是高原上少有的丹霞美景。</p> <p class="ql-block">进入芒康县城。芒康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藏、川、滇三省(区)交界处,东与四川巴塘隔江相望,南与云南德钦山水相连,西和北分别与左贡县、贡觉县和察雅县毗邻,是西藏的东大门、昌都对外开放与交往的窗口。其地理位置刚好是在G214国道和G318国道交汇处,城区海拔3800米,隶属昌都市,无论走G318国道还是在G214国道都是入藏的第一站。</p> <p class="ql-block">离开芒康县城约十多公里,亲眼目睹了一起严重车祸。与我们同向的前车,不知什么原因突然过线行驶,对向车避让不及,两车剧烈相撞,看的我心惊胆战、魂飞魄散。提醒大家驾车行驶一定要集中精力,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交通事故。</p> <p class="ql-block">继续沿着318国道前行,来到如美镇。</p> <p class="ql-block">如美镇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地处芒康县城西部,东接嘎托镇,西邻曲登乡,距县城约45公里,海拔2600米。</p> <p class="ql-block">过了如美镇,开始翻越觉巴山。觉巴山盘山公路位于西藏昌都市,地形复杂险峻,弯道密集,安全隐患大。2022年新隧道建成,通行时间缩短,安全性提升。</p> <p class="ql-block">觉巴山(又称脚巴山),川藏公路30公里的觉巴山盘山路,在西藏芒康县的竹卡村-登巴村,近2000米的相对高差,成了川藏线上最难爬、最费时的一座山。山不高,起伏高:垭口的高程3940米,澜沧江深深下切,江岸壁立千仞。上山的入口处立了许多警示牌提醒注意一路飞石、塌方、泥石流。一山藏四季,顷刻有风雨。</p> <p class="ql-block">觉巴山隧道于2018年5月1日开工建设1</p><p class="ql-block">;于2021年10月1日全线贯通;于2024年6月30日建成通车。</p><p class="ql-block">觉巴山隧道起于芒康县如美镇觉巴村,止于曲登乡登巴村,全长6995米,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为单洞双向两车道公路隧道,设计速度40千米/小时。2023.3走川藏线时,没有隧道,30里盘山公路,上仰绝壁,下俯深渊,让人胆战心惊。</p> <p class="ql-block">出隧道下山,开始翻越东达山。</p> <p class="ql-block">川藏线上的奇行者,为他们点赞👍</p> <p class="ql-block">来到东达山垭口,打卡留影。东达山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是川藏南线重要节点,海拔5130米,地形复杂,G318国道经过此地。</p><p class="ql-block">东达山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境内,是川藏南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该线上海拔最高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垭口上,偶遇一位女性自行车骑行者,60岁有余,真是了不起啊!</p> <p class="ql-block">拍照合影</p> 打卡留影后下山。 <p class="ql-block">路遇一个贵州黔南的骑行者。看见家乡的同路人,挺亲切的。</p> <p class="ql-block">一路下山来到左贡县城,时间紧迫,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从左贡县城出发,沿着玉曲河逆流而上,大约行驶100公里,就能到达邦达镇。</p> <p class="ql-block">玉曲河是怒江中游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类乌齐县附近的瓦合山南鹿,源头海拔约4954m。</p><p class="ql-block">玉曲河流经昌都的洛隆县、察雅县、八宿县、左贡县,以及林芝的察隅县,在察隅县瓦龙乡目巴村附近汇入怒江。</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时,来到邦达镇,稍事休息并晚餐后,继续前行,夜行业拉山怒江七十二道拐。</p> <p class="ql-block">邦达镇一个海拔高达4300米的高原小镇。邦达镇不仅是川藏南线和北线的交汇点,更是318国道上左贡和八宿之间的关键节点。往北,你可以经由昌都、江达,通过317国道进入四川;而往南,则可以通过左贡、芒康,沿着318国道进入四川。邦达镇是古代著名的“茶马古道”必经之地,见证了无数商旅的来来往往。</p> <p class="ql-block">“业拉山”地处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的连接处,地质活动频繁,泥石流和大规模的塌方十分常见,是西藏横断山脉最大的天险之一,其名源自藏语“年拉”的音译(在藏语中,“年”是山峰的意思,“拉”则是对山峰的尊称),因为深嵌其下的蜿蜒河谷就是怒江,所以它又名“怒江山”。从怒江山脚到怒江山垭口,连绵几十公里的国道虽然路况不错,但两边尽是陡峭的岩壁和峡谷,高度落达更是达到了2000多米。</p> <p class="ql-block">由于天黑路上的风景无法拍照。这是在业拉山垭口观景台用流光快门拍摄的七十二道拐的夜景。“怒江72拐”:是指川藏线上垭口海拔4618米的业拉山盘山公路(位于川藏南线即川藏公路南线的邦达镇至八宿县城间,16公里)在西藏昌都地区的八宿县境内,中途经过怒江,坡陡路险,人称“九十九道回头弯”、业拉山“108拐”、“川藏99道弯”,有人统计其实有130多个弯。</p> <p class="ql-block">2023.3.20.在业拉山垭口留下的七十二道拐的日间风景。</p> <p class="ql-block">一路下山来到怒江大桥,夜深路黑没能看见怒江和怒江大桥。</p><p class="ql-block">怒江大桥不仅是交通工程奇迹,更承载着筑路英雄的牺牲精神,是318国道上兼具功能性与历史意义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怒江大桥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境内,是318国道川藏线的核心组成部分,横跨怒江,全长74米(新桥为165米),海拔2730米,因地势险峻被誉为“川藏线咽喉要道”。 </p><p class="ql-block">1953年,怒江大桥建成时,是一个便桥,1972年改建为水泥混凝土拱桥,并一直使用到2013年12月。</p><p class="ql-block">2013年12月,为确保大桥安全通行,原怒江大桥之上架设了一座钢架桥。</p><p class="ql-block">2013年12月,原怒江大桥保通钢架桥拆除重建,在原桥址基础上加固,重建一个新的钢架桥。</p><p class="ql-block">2016年12月18日,新的怒江大桥保通钢架桥正式通车。</p><p class="ql-block">保留的旧桥墩成为“英雄丰碑”,纪念牺牲战士,过往车辆鸣笛致敬。</p> <p class="ql-block">两年前拍下的怒江大桥日间风景。</p> <p class="ql-block">于晚上11:30左右抵达今天的目的地:八宿。</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艰苦而又惊险刺激。翻越了多座4000米以上的大山,穿过了金沙江、澜沧江、玉曲河、怒江,夜行业拉山、怒江七十二道拐;亲眼目睹了惊心动魄的交通事故,最终安全到达目的地。菩萨保佑,万事顺遂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