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拿破仑的大学生留在世间的信仰和信念

王维成

<p class="ql-block"><b>拿破仑的</b><b style="font-size:18px;">刺客</b><b>留在世间的信仰和信念</b></p><p class="ql-block">在长海岛上参加工作的我,年轻时代就关注了从地中海西北部科西嘉岛走出来的拿破仑这位“战争犯子”。斗转星移,历尽沧桑也忘不了他的“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的名言。近期重温了《巨人的心灵磨难》这本书拿破仑的篇章,感悟了刺杀拿破仑的大学生斯塔普斯留在人世间牢不可破、坚如磐石的信仰和信念。</p><p class="ql-block">拿破仑一生中曾遭到过多次暗杀,但每次他都安然无恙。虽然每次遇刺都丝毫动摇不了他已下定的决心,但却给他的心头留下了一道道阴影。发生于维也纳的刺杀拿破仑未遂的事件,则是几道阴影中最深的一道,它使拿破仑对自己的霸业产生疑惑悲哀的情绪。</p><p class="ql-block">1809年10月12日,拿破仑在被占领地维也纳检阅近卫部队。这次拿破仑应允群众可以观看检阅:一位穿着整齐的青年人,穿过随从人员乘坐的马匹,左手拿着请求书向骑在马上的拿破仑走去。当他还未来得及抽出那把长长的锋利的匕首的时候就被逮捕了。</p><p class="ql-block">检阅完毕后,拿破仑想看看被逮捕的刺客——萨克森大学生斯塔普斯。“你为什么要刺杀我?<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陛下,我认为只要你活着,我的祖国和全世界就得不到自由与安宁。<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是谁唆使你干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没有人唆使我。<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是你们的大学教你这样做的吗?<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没有,陛下。是我自己要做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如果我现在马上把你释放了,你将去做什么呢?你还会想来刺杀我吗?<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斯塔普斯沉默了很久才回答说:<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还会的,陛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拿破仑同样也沉默了,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这件事引起他心灵上的莫名震颤。一向果断的拿破仑犹豫了很久,第二天才下令枪毙这位大学生。</p> <p class="ql-block"><b> 不同时期的拿破仑</b></p><p class="ql-block">我曾经想,既然刺杀拿破仑这位大学生小伙子沉思了许久,为什么不能斟酌几句保住自己生命的话语呢?比如:“陛下能够倾向于和平与自由,离开我的祖国,那么可以改变我的原本行动”。静思细想,不禁自己哑然失笑,我们替大学生说的这些话,对于拿破仑而言,那就等于没说一样,甚至还不如不说。像我们这样草木之人,怎么能够理解“视信仰和信念比生命还贵重”的胸怀呢?核动力来源于人们的信仰和信念,那么超过核动力的只能是信仰和信念的力量。试想,哪一个执政党不是靠着信仰和信念的力量走向了“为人民服务,为祖国服务”的位置?拿破仑“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名言的后半句是:“感谢上帝,希望它能继续沉睡。”这充分表明拿破仑作为战略家的担忧。在他看来,如果中国觉醒,将对世界产生巨大的震撼和影响,因此他更希望中国保持沉睡。然而,历史的车轮必定与拿破仑的愿望相悖而滚滚向前,当代不再沉睡的这只中国雄狮,在磨难中挺立,在曲折中发展,依然靠着信仰和信念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2025.4.15</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完稿于大连星海湾世纪经典</b></p> <p class="ql-block"><b>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