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浙线3:卖花渔村、昌溪村、阳产土楼、深渡镇、新安江山水画廊、石潭村、武阳乡、新溪口乡溪口村

白云

<p class="ql-block">卖花渔村: 歙县第一村,本名洪岭村位于新安江南岸沟谷腹地。唐末洪氏迁居于此,逐渐形成村落。村形如鱼,村头尖尖状如鱼嘴;村腰渐宽如鱼肚;村脚房屋向两翼展开,如鱼的剪刀尾。村人姓洪 喻水汹涌,鱼得水则生机盎然,故在鱼字边加三点水,称渔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2019年12月31日,歙县雄村镇卖花渔村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p> <p class="ql-block">村民种植盆景2000余亩,2022年全村盆景销售额突破2600万元,户均收入达15万元。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22年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和《世界旅游联盟一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p> <p class="ql-block">昌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村落奠基于唐,南宋前为沧溪,宋淳熙年后改为昌溪,素有“歙南第一村”之美誉。 群山环抱昌源河穿村而过,以吴、周二姓为主,仅元、明、清三代进士、状元入朝为官者,正二品到七品就有百人之多,徽商中“吴茶”、“周漆”遍及全国。</p> <p class="ql-block">阳产土楼:位于皖南山区歙县深渡镇,群山环抱依山而筑,由于地势高交通不便,数百年来山民就地取材用青石铺路架桥,取红壤木材筑巢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饮山泉食五谷子孙延续,形成了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土楼群,构成一幅神奇、古朴、壮美的画卷,阳产土楼对研究徽派古老建筑颇具历史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阳产古村为郑姓居聚地,是郑半洲再能公之后。宋时郑姓从歙北迁至定潭,再迁于此。</p><p class="ql-block">公元前806年,周言王封姬友于郑,史称郑恒公,为郑氏开族第一世祖。</p> <p class="ql-block">据传郑半洲再能公守猎到阳产,跟随猎犬卧于阳产山凹不愿返回,郑公见其四面环山,山泉清澈,古木参天,几经审视确认是块风水宝地,便决定从定潭再迁居阳产。</p><p class="ql-block">“阳”意为面对阳光,‘产”在当地方言里意为陡峭,故而得名。村中现有住户186户,民居372栋,其中砖楼88栋,其余均为土楼。时至今日,村落仍然保持了原始的村庄肌理和生态风貌。</p> <p class="ql-block">“水垌”,俗称“水井”,是当地人发明的一种蓄水系统。水垌建在泉眼之上,用石块砌成圆形,可最大限度蓄水。分布于人口密集处,是村民做饭、洗衣、洗菜的生活水源。</p><p class="ql-block">水垌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相传郑氏先祖经过长期观察,计量不同泉眼的出水量,最终选择了四口泉水充沛的泉眼建造水井,可满足三千人的日常饮用。水垌的水源自山体岩层渗出,井中泉水清冽、甘甜。</p><p class="ql-block">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PH值为7.0-7.8之间,水量30T/d土。</p> <p class="ql-block">深渡镇</p> <p class="ql-block">深渡镇定潭村</p> <p class="ql-block">新安江山水画廊: 国家4A景区 ,位于歙县境内全长约百里,是黄山--歙县--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新安江是古徽州文明的摇篮,是歙县人民的母亲河。两岸生态环境极佳,呈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水中鱼的立体生态格局,与粉墙黛瓦的古村落、古民居交相辉映,是画里青山、水中乡村,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水国画。</p> <p class="ql-block">新安江百里画廊 全长约80公里,以新安江为纽带,西起王村镇烟村,经雄村,徽州古城、南源口、新安江山水画廊、坑口、深渡、武阳、小川、新溪口,东至街口。</p><p class="ql-block">沿江点缀着“千年古樟”、红妆馆、汉张留侯祠、红妆广场、绵潭将军埠、“三潭枇杷”、“三口蜜桔”、九砂古村、新杨村民居、古老作坊、凤凰岛及新安渔风--九姓捕鱼实景演出等。</p><p class="ql-block">以“一核两线”(深渡特色小镇“一核”、皖浙1号旅游风景道“陆线”、新安江“水线”)为重点。</p> <p class="ql-block">石潭村,别名石溪、石川,歙县霞坑镇下辖行政村,古石潭人善于经商,造就了发达的商业,村中店铺林立,是旌德、歙县徽商从水路经新安江往杭州的重要通道。</p><p class="ql-block">石潭村中民宅抱华源河而筑,依后山而居,以天然的河流为脉、交错的街巷为络,形成小巧自由布局的徽州建筑院落。</p> <p class="ql-block">溪水和廊桥:石潭村的溪水清澈见底穿村而过,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溪上有古廊桥,周边树木点缀,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古祠堂:叙伦堂是古祠堂的典范,这座建于明嘉靖年间的祠堂,有房梁100根号称“百梁厅”。为国内建筑史上奇观。</p> <p class="ql-block">武阳乡</p> <p class="ql-block">歙县新溪口乡溪口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