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三百山东江源

可乐

利用清明小长假,去了三百山,探访东江源。 三百山距离深圳近400公里,车程4小时。那天一早从深圳出发,上午11点多抵达三百山游客服务中心,购买了门票及往返索道票后,即坐缆车往山上去。<br> 走出缆车上站,再往前徒步近200米,一块形似手掌的巨大石头映入眼帘,上面写着周恩来总理的题词:一定要保护好东江源头水。 这块“护源石”做成状如手掌,寓意“用手护源”。 护源石立于一个湖边,这个湖叫福鳌塘,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火山瑶池”。福鳌塘处于一个天然的山间小盆地间,是几亿年前火山喷发后形成的一个巨大的环形坑口,雨水及周围的森林缝隙水汇集到这里,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湖。 据说湖水常年保持一定的水位,从不枯竭。湖边有一圈矮矮的树蓠,上面长着嫩嫩的红叶,就像一圈红带围绕着福鳌塘。 沿着湖边栈道往前走上小半圈,看见山坡上有一座滴水观音石像,石像前有一条跌水瀑布将水源源不断流入湖中。再往前走上几十米,则见思源亭与思源宝鼎隔湖遥遥相对。思源亭由港深社团总会在2007年香港回归10周年纪念时所建,它与对面的思源宝鼎同时建成。亭子两侧柱子上写有楹联:“港深甘泉奔流千里源此出,三百雨露哺育万物恩难忘”,表达了香港同胞饮水思源的情怀。 在思源亭稍事休息一会,继续往前走了近百米,来到一个分岔口:往左走,可去到东江第一瀑;往右走,则前往漫云栈道方向。我们先往左去看东江第一瀑。 往下走了近百米栈道后,我们来到一个观景平台,看到对面与此观景平台差不多平齐的崖壁上写着“东江源”三个大字,一条小小的瀑布从山顶豁口跃入落差近120米的悬崖谷底。崖壁上“东江源”三个字是由原全国政协副上席叶选平题写的。 在观景平台观赏了一会后,沿着栈道又往下走了300多米,来到了悬崖谷底。站在此处往上望,瀑布源头两侧峭壁凌空,树木参天。没想到,眼前这股毫不起眼的小水流,跳下了山岗,穿过了峻岭后,竟将涓涓细流汇集成滔滔东江水,流经赣州、河源、惠州、东莞等地,成为深圳、香港等地的饮用水源。 观赏完东江第一瀑,返回到分岔口处,往漫云栈道走去。没走多久,就走到了漫云栈道。这是一条全长3000多米,包括其中的玻璃栈道80米,以福鳌塘后山为环线的悬崖观景游步道。据介绍,起雾时,行走其间,犹如漫步云中,故称“漫云栈道”。 它是条平坦的栈道,我们一边慢步观景,一边嗅着山野间夹杂着野花香的清新气息。一会来到了一个稍大点的观景平台,站在此处往前眺望,只见群山叠翠,群岭逶迤;树木葱郁,摇曳生姿;山花烂漫,芬芳满山。周边这些数不清的山峰竟达300多个,“三百山”由此得名。 三百山森林覆盖率达98%,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珍稀植物有300余种,有野生动物1361种,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高等动物38种。三百山还是我国南方的重要生物基因库,特别是突托腊梅,全世界只在中国赣州独有。突托蜡梅属于世界濒危树种,也被称为腊梅界的“大熊猫”。三百山年均气温15.1℃,空气中负氧离子最高值达10万个/cm ,被誉为“避暑胜地”“天然氧吧”。难怪在途中看到挂有不少珍贵植物、飞禽野兽的图片及介绍,也难怪途中的山野气息是如此的清新迷人。 继续前行,顺着栈道转了好几个弯后,回看来路,栈道似蜿蜒曲折悬挂于山间的腰带,又望见一处像猿脸的崖壁上刻着大大的“缘”字。“猿”“缘”音谐,故取名“天随人缘”。当然,三百山跟来自于深圳的我们很有缘,我们所饮的东江水的源头就在此山中。 前行中,见一棵苍劲的荷树从山崖上斜伸出来,就像一位好客的主人,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伸手相迎;又见一棵千年崖柏生长在石缝上,在崖柏的对面,恰好生长着一棵苍劲的荷树。为了记录这棵千年神柏和它遥相呼应的苍劲荷树,人们在旁边的岩石上雕刻上了“百年好合”的篆书刻印,寓意着青年男女喜结良缘,新婚夫妇永结同心。 美好的愿望自然是人们一直孜孜追求的,因此,在这棵崖柏树枝上挂了不少红丝带,寄托了系带人的美好愿景。 在途中一个稍大点的拐弯处,还有三棵硕大却同根的含笑树紧密生长在一起,参天而立,因而取名“同源”,寓意着赣粤港三地血脉相连、同根同源! 再往前走没多远,就来到了玻璃平台及玻璃栈桥处。全长80米的玻璃栈桥悬挂在两个山头间,底下是深深的苍翠山谷。走在上面应会惊险刺激,使肾上腺激素飚升。 我们此前在其他地方已走过不少的玻璃栈道,因此这次没再走上去了,而是从旁边的一个小山头绕过去,再沿栈道往出口方向走,穿过了竹林彩虹道,在思源宝鼎处打个卡后,就去坐缆车下山了。 诚然,三百山风景实属平常,不过因有东江源的加挂,加上丰茂的植被,翠绿的群峰,也不失为一个休闲旅游的胜地。<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写于2025年4月8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