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荣国府(一)

海涌岚浮

<p class="ql-block">  荣国府,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兴荣路51号,是以明末清初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 荣国府是按照《红楼梦》中所描绘的“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建造的一座封建王宫,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有房间212间,游廊102间,整个府邸分东、中、西三路,各路均为明清五进四合院。中路为贾政公务院,采用了庄重的宫廷式彩绘,东、西两路为内宅院,采用了明快的苏式彩绘,室内落地花罩典雅气派,明清式家具精美华贵,23个场景,88个人物,1600多件古玩、字画,再现了“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翰墨之族”的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  三门四柱斗拱黄瓦七楼彩绘“荣国府”大牌楼。 </p><p class="ql-block"> 《临江仙·游荣国府》</p><p class="ql-block"> 画栋飞檐迎远客,朱红立柱流丹。荣国府第韵千般。彩雕呈锦绣,人语闹喧阗。</p><p class="ql-block"> 昔日红楼遗梦处,今朝游赏留连。繁华旧景眼前观。凭栏思故事,雅韵忆绵绵。</p> <p class="ql-block">  大牌楼背面中楼高悬蓝底金色万字不断头边框金字“太虚幻境”匾额。充溢着皇家气息。</p><p class="ql-block"> 1983年,中央电视台筹拍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寻找地方政府共建荣国府临时外景基地。时任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看到了商机,认为将“荣国府”建成永久性建筑,随着《红楼梦》会带动正定县旅游业。派人与中央电视台联系并很快达成协议,由正定县无偿提供场地,建造实景荣国府。正定县委和县政府成立筹建“荣国府”专门机构。</p> <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正定荣国府前的小广场啦。</p><p class="ql-block"> 眼前这座精美的砖影壁,可是颇具古韵呢。它以传统中式建筑风格打造,壁面上雕刻着细腻繁复的花纹,每一处线条都蕴含着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彰显着中式建筑的独特魅力。砖影壁不仅是空间上的分隔屏障,更是传统文化的视觉体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p><p class="ql-block"> 再看它两侧分列东西的两座汉白玉石拱桥,洁白温润的汉白玉材质,搭配上精致的桥栏雕刻,造型优美又不失庄重。这些桥不仅在实用上方便了通行,更是增添了景观的层次感与美感,与周围的古建筑相互映衬,营造出古色古香的氛围,仿佛带我们穿越回了旧时岁月。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桥一壁,都有着独特的故事,等待着大家去细细品味和发现。</p> <p class="ql-block">  大型砖影壁的背面。三块影壁中心都嵌有青砖烧制的花卉雕刻图案,影壁顶脊上中间有七朵,两侧各两朵菊花,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特色。</p> <p class="ql-block">  三开间中开门卷棚式青筒瓦覆顶红漆门窗荣国府大门。坐落在建筑群中路的最南端。“敕造荣国府”的匾额说明是奉皇帝旨意兴建的。贾政的爷爷贾源曾是开国功臣,被皇帝封为公爵,赐予了这块府第。廊下中间两柱悬联:</p><p class="ql-block"> 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曹雪芹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占地九百六十平方米,为二进四合院,院内有二十三间房,主体展厅分为六部分:一、曹雪芹生平展;二、曹雪芹书房;三、百年红学展;四、曹雪芹家史展;五、红学名家展;六、红楼文化、民俗器物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四合院内的通灵巨石。所以通灵,是因为它幻化为贾宝玉出生时所衔的通灵宝玉。故《红楼梦》一书又称《石头记》,此石寓意石头记中的石头。以"石头”作为书名,强调了石头在小说《红楼梦》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意义,直接表明了整个故事的紧密关联。</p> <p class="ql-block">  曹雪芹书房。</p><p class="ql-block"> 书房简洁大气,古朴典雅。中堂一幅山水国画,一张条案,一张八仙桌,两把太师椅,一对古落地高杆木灯笼,案几一对青花瓷罐,一只高家肚松鹤图案瓷瓶,一幅对联:</p><p class="ql-block"> 鹤有仙心花如人意;竹随画活云为诗留。</p><p class="ql-block"> 曹雪芹在家庭遭到巨变之后回到了北京,移住在北京香山一带,继续《红楼梦》的创作。这本书从开头到结尾,中间历经十几年时间,爽示反映了从清朝初期到乾隆年间,一百多年封建社会的兴衰。</p> <p class="ql-block">  这是曹雪芹生平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曹雪芹(约1723年—约1763年),籍贯不详,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江宁织造曹寅的孙子,清朝小说家、诗人、画家,小说《红楼梦》的作者。</p> <p class="ql-block">  荣国府外仪门。楹联曰:</p><p class="ql-block"> 正定府荣国府府中修府;真红楼假红楼楼外建楼。</p><p class="ql-block"> 这副对联含义深刻,说明正定的荣国府建在正定府中,但荣国府及大观园在北京也有,谁真谁假,下联一语道破天机,红楼有真有假,真正的荣国府、宁国府及大观圆既不在正定府也不在北京城,此两地的大观园及宁荣两府都是现代仿古建筑群,是影视拍摄基地,而真正的宁荣街及街东宁国府街西荣国府及为元妃省亲专建的大观园却在六朝古都的金陵,即现在的南京市。</p><p class="ql-block"> 此联由著名书法家陶然先生所书。陶然先生主攻楷书、行草书和榜书,擅用长锋羊毫和鸡毫作书,作品已形成个人浑厚、潇酒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向南大厅。是荣国府第一座展厅,位于中轴线最南端,是一座典型的卷棚式建筑,贾政会见普通宾客的地方。为了烘托气氛,增设了“元妃省亲”的场景,再现《红楼梦》经典场景。</p><p class="ql-block"> 正定荣国府是一座具有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群。它是为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拍摄而兴建的,依据曹雪芹《红楼梦》原著中对荣国府的描述,参照中国清代木结构建筑的通行规范和《大清会典》规定的王公府邸的建筑制度精心设计建造。</p><p class="ql-block"> 影视拍摄:作为87版《红楼梦》的主要拍摄地,见证了经典剧集的诞生,此后也吸引了众多影视作品在此取景拍摄。</p> <p class="ql-block">  荣国府布局:采用三路五进四合院的规制,中路依次是荣府大门、外仪门、向南大厅、内仪门、荣禧堂、后围房;东路有东角门、东跨院、花厅、家塾等;西路为西角门、西跨院、贾母花厅、风月宝鉴楼等。整体布局严谨,秩序井然,各院落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连通。</p><p class="ql-block"> 这座七开间的卷棚式建筑东三间展厅门上悬挂匾额“石头记”,西边三间展厅门上悬挂匾额“斋波梦”。</p> <p class="ql-block">  向南大厅</p><p class="ql-block"> 向南大厅是贾政(工部员外郎)会见一般客人的地方。此景是“元妃省亲”展。“元妃”是贾政的大女儿,生于大年初一,因德才兼备,被选入宫,封为“贤德妃”,皇帝恩准她正月十五回家省亲。贾府耗巨资专门为她修建了省亲别墅“大观园”。</p><p class="ql-block"> 这是元妃坐正堂,两侧宫女及太监护持的腊像场景,富丽堂皇,栩栩如生,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  向南大厅</p><p class="ql-block"> 向南大厅是贾政(工部员外郎)会見一般客人的地方。此景是 “元妃省亲”展。</p><p class="ql-block"> 这是南向大厅西端,展示一些名贵瓷器、字画及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  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 建筑外观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色彩以红墙灰瓦为主,搭配精美的彩绘装饰,门窗棂格等细节处工艺精湛,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高超技艺和古典之美。</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三开间青瓦覆顶卷棚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  太虚幻境。廊下横架高悬黑底云纹金边框金字匾额“太虚玄境”。廊柱挂木瓦楹联:</p><p class="ql-block">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p><p class="ql-block"> 此联为曹雪芹所撰太虛幻境联。太虚,谓空幻虚无之意,是曹雪芹所虚设的天国里的一个境界。如把假的当作真的,那么真的也成了假的。倘若把无看成有,那么有也还是无。提醒大家读《红楼梦》一定要辨别什么是真的有的,什么是假的无的,才不至于惑于假象而迷失真意。这副对联在《红楼梦》中曾两度出现:第一回是甄士隐在梦幻中所见,第二回是贾宝玉在游太虚幻境中所见。可见作者对这副对联的安排是自有深意的。对联看似简略,然道理相当深刻。从人物的遭际、命运来看:甄士隐一生曾享尽荣华,最后家道变故,遁入空门,这是甄士隐一生的最终归宿。作者借贾宝玉见到这一对联,亦是隐示着他一生道路的缩影。从作品的创作手法上来看,所述的人事、情节,真假具兼,颇令读者品味、猜想。王希廉《红楼梦总评》云:“读者须知,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不是真,假不是假。</p> <p class="ql-block">  荣禧堂</p><p class="ql-block"> 正房内“荣禧堂”匾额高挂,乃皇帝御赐,中堂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显示了家族地位的尊荣。荣禧堂是贾政迎接圣旨,会见高级宾客的地方。中堂是十把红木灵芝太师椅,古人认为灵芝是仙木所生,乃祥瑞之物,象征美好吉祥,故称它为仙草,灵草。东侧一套大理石圆桌圆凳,是高价从民间所收购的明清时期红木珍品。荣禧堂聚集了荣国府的精华,是府内面积最大、价值最高的房间。屋顶属于硬山式卷棚顶,且用柔和的弧线曲面相连,用筒瓦铺顶,直接卷过屋面,像个罗锅,所以又叫“罗锅脊”。</p> <p class="ql-block">  荣禧堂大门,五间正房是贾政的公事厅—荣禧堂,取“荣华富贵,禧庆有余”之意。门前楹联曰:</p><p class="ql-block"> 仁者人也天君乃和;礼以履之义路是蹈。</p><p class="ql-block"> 仁就是爱人,人若相亲相爱,心境就会平和,各种道德规范是要人遵守的,只要是适宜的路就应当走下去。</p> <p class="ql-block">  荣禧堂。</p><p class="ql-block"> 贾政的公务厅—荣禧堂:取“荣华富贵、喜庆有余”之意,是贾政会见高級官员、奉迎圣旨的地方。正面墙上是“待漏随朝墨龙大画”。“龙”古象征帝王,“朝”隐喻上朝见君王之意。贾政是皇妃之父,所以有挂这幅画的殊荣,以示身份地位之荣耀。室内的家俱,隔扇、落地花罩等均是红木制作的。它是荣国府内面积最大、造价最高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  荣禧堂视频。</p><p class="ql-block"> 荣禧堂正堂除了一幅彰显身份地位的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上悬黑底金框金字匾额“荣禧堂”,两边乌木联牌镶着鎏银“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意思是说能够到荣禧堂做客的官员,他们佩戴的珠宝能与日月同辉,身上穿着官服的图案像烟霞一样美丽。荣禧堂可以说是荣国府地位和权力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荣禧堂不仅宽大,内置八仙槕太师椅条案茶几均为红木家具,各种花瓶瓷器等一应俱全,足见荣国府之地位与权力之高,大厅金碧辉煌,福贵大气。</p> <p class="ql-block">  贾政书房院,是一个典型的小四合院,一正两厢的格局,院内种有几株石榴树,寓意生活红红火火,多子多福,人丁兴旺。正房三间是贾政书房,平时读书、写字、下棋聊天,公余小憩的地方。 屋内存放了很多有收藏价值的古书,以及陈设、器具,这样布局符合了贾政从小酷喜读书,附庸风雅的性格。楹联曰:</p><p class="ql-block"> 宣德道情文乃贵;明微谨始理为宗。</p><p class="ql-block"> 对联出自清代何绍基行书联。宣扬美好的事物,讲说实际的情况,这样的文章才有价值,明察几微,慎重开端,用忠恕之道作为处事的根本。此联反映出贾政喜好读书、礼贤下士、济弱扶危的品质。</p> <p class="ql-block">  贾政书房及人物蜡像:</p><p class="ql-block"> 左一是贾宝玉的丫环袭人,左二是贾母,中间是王夫人(宝玉母亲),右边是贾政,中间背面的是贾宝玉。</p> <p class="ql-block">  贾政书房感怀</p><p class="ql-block"> 朱窗绮户映华堂,古器陈陈韵味长。案上毫端思圣典,壁间雅韵绕书香。</p><p class="ql-block"> 心期治世存儒志,梦系齐家守礼纲。不见当年勤读影,唯余静室墨流芳。</p> <p class="ql-block">  贾政书房院两侧厢房是贾政两个妾侍周姨娘和赵姨娘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惜春作画展。</p><p class="ql-block"> 大观园四小姐贾惜春 善长作画,贾母特命她为刘姥姥绘制一幅大观园的景致图,室内展示的这套桌椅,采用的是铜板景泰蓝工艺,一般景泰蓝使用在瓷器上,像这样大面积使用在家俱上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  篇幅所限,将正定荣国府游记分两篇介绍。本篇以中路贾政公务区为主。</p><p class="ql-block"> 本组照片摄于20230517,编辑于202504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