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期】2024—2025学年洛阳市片区教研暨瀍河区“以学为中心”艺术(音乐)教学研讨会

瀍河教研室

<p class="ql-block"> 新编乐韵探真趣 项目赋能启新篇!2025年4月15日上午,在瀍河区音乐教研员张红利老师的主持下,洛阳市音乐教研中心组成员,以及瀍河区初中音乐组的老师们齐聚洛阳市瀍河实验学校,进行初中音乐教学研讨活动。在这个充满旋律与和谐的季节里,洛阳市音乐片区教研暨瀍河区教研活动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每一位音乐教育者的心田。</p> <p class="ql-block">  活动开始前,瀍河实验副校长崔飞琼代表瀍河实验集团校致辞!向各位领导、专家以及兄弟学校的音乐教育同仁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崔校长认为音乐是跨越语言的心灵对话,是美育浸润生命的桥梁。愿每一位老师都能在此次活动中有所悟、有所得,愿我们携手为瀍河学子谱写更动人的成长乐章!让音乐教育在洛阳市绽放更绚丽的光彩!</p> 授课环节 <p class="ql-block">  本次进行现场展示课的是洛阳瀍河实验学校杨艺曼老师,执教的课题为《音乐为什么让人浮想联翩》,杨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聆听、体验分析、分组创编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联觉感受音乐的表现性。</p> 评课环节 <p class="ql-block">  西工区音乐教研员谢常琳老师认为,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联觉机制非常有效的去引导学生探索音乐的情感表达,对于学生感知和理解音乐非常有帮助。 </p><p class="ql-block">  张艳丽老师提出音乐课一定要以音乐为本体,通过音乐让学生去感受,去理解,去表达,建议要把识谱教学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欣赏课,更应灵活运用。 </p> <p class="ql-block">‍ 牛红梅老师说到要注重教学的输入与输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输出决定课堂的难易程度,课堂语言要具象化、趣味化。建议在小组讨论时,老师给出的任务要更加明确。</p><p class="ql-block">‍  焦老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强调音乐要素(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性。就本节课,可以通过这些要素来告诉学生音乐是怎样产生联觉和联想的,再结合自己的理解感受到的音乐更准确更深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城区教研员王彩云老师对这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节课准备充分、课堂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与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 常佳靖老师提出要正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通过大量音乐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找到不同的角度去对比聆听音乐,得到的感受会更深刻。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王柏琪老师强调新授课要做到概念明晰,有目的地让学生体会音乐,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会,表现音乐形象,并尝试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p><p class="ql-block">‍ 蔡艳青老师说到教学各环节的目的要明确,可以带领学生唱一唱,画一画,帮助学生对比感受,让表现力强的学生表演英雄和恶霸,参与性更好。</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瀍河区音乐教研员张红利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她首先对于各位专家老师百忙之中不辞辛劳,莅临瀍河传经送宝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结合自身感悟,希望瀍河的老师们在教学中要“以学为中心”,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活动,鼓励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与独特见解,要依据目标恰当使用PPT内容,力求简洁精准。</p> <p class="ql-block"> 本次音乐片区教研活动虽然结束,但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灵感,如同被音乐之翼赋能,准备在未来的教学旅程中翱翔得更高更远。每一次的交流与碰撞,都是对音乐教育理念的一次深化,对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一份承诺。让我们将这份热爱与执着,化作春雨般滋润每一个年轻的心灵,让音乐之花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绚丽绽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