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凤岗户外徒步团中山岐澳古道穿越

sunny

<p class="ql-block">  我们49人于六点半从凤岗出发,走深中通道,在火炬服务区停靠,“伶仃洋”把我的思绪拉到了“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时代,如果文天祥穿越到现代,看到横跨在零丁洋上的港珠澳大桥,或者亲眼看着深中通道完成伶仃洋大桥东索塔第一根钢护筒到全部的封顶工作,他又会留下什么样的诗篇呢?</p><p class="ql-block"> “岐澳古道”修建于清朝咸丰十年(1860年),是从香山县城石岐(今中山市城区中心石岐)通往濠镜澳(今澳门)的陆上通道。全长70公里。今天我们要穿越的古道是五桂山段共12公里,是岐澳古道保持最好的一段路。</p><p class="ql-block"> “香山古韵”又是什么意思呢?据史志记载,明清时期的香山县,它包括现在的中山市、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因五桂山盛产“异花神仙茶”,此茶是一种野生茶叶—“异花”,有“王者之香”之称,香闻十里,又称“隔山香”,所以五桂山也叫“香山”,香山镇由此而名。</p><p class="ql-block"> 1925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所以将“香山县”更名为“中山县”。</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岐澳古道驿站”处合影后,进入古道,寻找那“异花”的香味,走一走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走过的路,吹一吹民族英雄林则徐吹过的风,看一看近代启蒙思想家,现代运动的先驱,中国“全面看世界的第一人”—郑观应居住的地方。体验一把前辈用脚步丈量的人生轨迹和生活态度,以激励自己不断学习和成长。</p> <p class="ql-block">  岁月失语,惟古道能言。岐澳古道驿站至五桂山西入口,路边的石碑,花岗岩石条铺砌成的石板小路蜿蜒曲折,铺满了岁月的印记,记录了多少人们的欢笑和泪水。</p><p class="ql-block"> 石板上的纹路,像是大自然的指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紧密拼接的石砖,仿佛在固守着过去的记忆。突然我听到了一个孩子在问妈妈: “花岗岩石的纹路好深呀,它还有其它颜色吗?”这是我听到最美的声音,也是我们徒步团一直倡导父母多带孩子走进大自然的目的。让他们在徒行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在徒行中寻找快乐和释放学习的压力。</p> <p class="ql-block">  你看!孩子们在大自然中的笑脸,仿佛阳光穿透窗户,温暖人心,让人愉悦。眼眸中弥漫着一片快乐和无忧,闪烁着明媚的光芒,让我仿佛置身仙境。</p><p class="ql-block"> 看到这样的孩子,你是否也心动?决定从明天开始准备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他们放飞自我,走向自然、走向绿色的田野,享受它独特的风采。</p><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承载父母的期望。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倾注着父母的教育。能带孩子走进大自然的父母,一定是智慧的父母。为他们点赞👍</p> <p class="ql-block">  从五桂山西入口的路上,我们可以看到竹影摇曳,溪水潺潺,山峦连绵,此路段主要是以竹林小路和岩壁溯溪为主线。</p><p class="ql-block"> 在这条路上,我们摘蕨菜,拔竹笋,抓鱼仔,捉蝌蚪,忙得不亦乐乎,喜得眉笑颜开。累了,在山间休息,共唱一首歌,互相鼓励,彼此陪伴,不知不觉中我们越过了竹林,跨过了溪流,爬上了山顶。</p> <p class="ql-block">  站在山顶之上,极目远眺,远处山峰逶迤,白云缭绕,朦朦胧胧,给人无限遐想,顾不上腰酸腿软,汗流满面,兴致勃勃的拿出道具,美美地摆拍着这美丽的自然景色。</p><p class="ql-block"> 正在摆拍之时,几辆越野摩托从山下弯曲的弯道中加速飞驰而来,如一支优雅的交响乐。喜得驴友们荡起一片热血浪潮,赶紧抓拍、录像。</p> <p class="ql-block">  在爬升最高的山顶美拍后,我们开始下山,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克服了腿脚发酸发抖,来到了起点,吃碗豆腐花,喝杯奶茶,拉伸一下,完成了今天的穿越。</p><p class="ql-block"> 岁月流逝,古道能言,古道之中的青石、花岗石、石碑告我们它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凋零的云迳寺、几乎难觅踪迹的茶亭、日渐模糊的碑刻,让人忍不住想象往昔𤋮攘的热闹景象。如今的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已经成为深圳、中山、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运输主道。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哀伤与愁怨被横跨辽阔的伶仃洋上一条蜿蜒的“巨龙”环绕着,形成了“海上天路”与之生死相依。散发它无穷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