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寻踪:穿越历史的人文之旅

汤加

<p class="ql-block">早就听闻安徽绩溪是个充满灵气的地方,山水之间藏着无数故事,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恰如“山川留胜迹,岁月印华章 ”所描绘的那般。我和先生怀揣着满心期待,踏上了前往绩溪的旅程。高铁一路飞疾,窗外的景色像放电影一样,城市的喧嚣渐渐被抛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连绵的山峦、毗连的田野和错落有致的村落,就像一幅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美不胜收,真可谓“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p> <p class="ql-block">终于抵达绩溪,稍作休息,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打车前往上庄村——胡适故里。这个村庄没有过度开发,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古朴。广场上矗立的胡适雕像,算是最显眼的标识了,似乎在向人们宣告这里不平凡的过往。先生的故居隐匿在巷子深处,我们循着标记,七拐八绕,“转弯抹角”,颇有一种寻宝的感觉,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最终来到了心仪已久的故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于1897年的徽派老宅,历经岁月洗礼,依然保存完好,就像一位饱经沧桑却依然精神矍铄的老人。故居前后两进,庭院宽敞,别具一格,斑驳的白墙散发着浓郁的古朴气息。走进屋内,古老的家具、字画摆放得整整齐齐,尤其一组小胡适与母亲对坐八仙桌读书的蜡像,让人恍惚间,似乎看到了胡适当年在这里生活、学习的身影,感受到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世界的思考,正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探寻先生的成长历程与斐然成就,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当属其母亲对他独特的教育方式。胡适母亲虽是被丈夫脱盲的农家女,却有着超乎常人的智慧与坚韧,堪称现代版的“卷王”。每天天还没亮,就把小胡适从温暖被窝里拽出来,开启“每日复盘”,数落昨日小毛病,顺带重温胡适父亲的“优秀事迹”,激励儿子以父亲为榜样。胡适要是犯错,她人前绝不打骂,宛如“忍者神龟”,专挑夜深人静时,把胡适拉到跟前,要么罚跪,要么拧肉,还不许出声哭闹,“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把胡适管得服服帖帖,让他自幼就深知爱惜名誉、踏实做人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在母亲的“碎碎念”神助下,胡适一路“开挂”。留学美国,狂揽三十六张博士学位证书,这“帽子”摞起来都可撑破房顶。最终华丽转身,成为一代大学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真可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绩溪,这座被青山环抱、绿水萦绕的小城,满是钟灵毓秀之韵。这里还藏着个现实版的“桃花源”——龙川,它可是个超厉害的“卧虎藏龙”之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一踏入龙川,就像掉进了历史的“时光隧道”。村口的奕世尚书坊,像个特有故事的老者,站在那里,滔滔不绝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一府三进士,六部四尚书”,龙川胡氏家族这功名佳绩,放古代科举界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就说明嘉靖时期的胡宗宪,他可是抗倭界的“大英雄”,面对倭寇的频频骚扰,他火速招募精兵,整顿军纪,重用戚继光、俞大猷这些名将,组建戚家军和俞家军,那作战方案手段,主打一个智勇双全,成功平定倭患,声名远扬。站在先辈的塑像前,脑海里想像着当年激烈战场的厮杀场面,不禁对这位历史人物肃然起敬,心中涌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的豪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板路走,“徽商胡炳衡宅”(也就是胡锦涛祖宅)就这么猝不及防地出现。据说胡锦涛2013年回乡时,还用老井水洗了手脸、煮水泡茶,浓浓的乡情都快溢出屏幕,恰似“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所表达的眷恋。</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水街,脚下是青石板,身旁是潺潺流水,耳边仿佛传来历史的回响,感觉自己也跟着沾了点历史的光。龙川这地方,简直是一眼千年,来了就不想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次绩溪之行,就像一场与历史的亲密约会。在上庄村,我们触摸到了胡适先生成长的脉络,感受到了母爱的力量和知识的魅力;在龙川,我们领略了历史名人的风采,体会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绩溪,这座小城,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喧嚣,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宁静与韵味,它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等待着更多的人去翻阅、去品读,正如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只有用心探寻,才能挖掘出其中无尽的宝藏 。</p> <p class="ql-block">文字:汤加</p><p class="ql-block">图片:部分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