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巍峙和王昆的岁月征程

和平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5日是人民艺术家王昆老师100周年的诞辰日。</p><p class="ql-block">下午,由中共东台市委社会工作部,东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主办,东台镇社区教育中心,东台市蓝天艺术团承办的,纪念人民艺术家王昆老师诞辰100周年活动,在周巍峙王昆艺术馆举行。</p> <p class="ql-block">王昆老师是河北人,生于1925年,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那个年代女孩子能念书识字的不多,加上一些陈旧思想,对于女子总是不公平的。母亲段明珠就曾深受其害,她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坚持不给女儿缠足,带着孩子大大方方地走在路上,赶上庙会节庆,段明珠就带着王昆一块儿去听戏。看着戏台上杂耍卖艺的人,王昆一双眼睛都看花了,每次听完戏回来她脑海中回荡着旋律,轻轻跟着唱出来,母亲段明珠给她打着拍子,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光缓慢而温馨。</p><p class="ql-block">这样愉快的时光被敌人的的炮弹摧毁了,1938年,还不满13岁的王昆被迫跟着家人东躲西藏,后来实在缺衣少食,又一心想要救国救民,王昆参加抗日自卫会,和她一样大小的孩子都被迫早早地肩负起这沉重的担子。</p><p class="ql-block">王昆在部队里用歌声激励人心,别看她年龄小,嗓音的爆发力十足,在这儿她可是有名的小歌星,行军路上靠着王昆的歌声为战士们消除思乡之情和心中的寂寞。</p><p class="ql-block">她的歌声像温柔的风,吹到哪里都让人浑身舒畅,此时18集团军的音乐才子周巍峙听说了王昆的大名,特意赶来想见识一下本尊,如果真的百年难遇,那一定要收入囊中,作为战地服务团的团长他深知一个好苗子有多么难得。</p><p class="ql-block">周巍峙比王昆大了9岁,他已经是一个老兵了,王昆第一次见到他时不怯场,笑盈盈地做着自我介绍,然后就清唱了一段儿,周巍峙听了立刻就给她鼓掌,一首《松花江上》俘获了他的耳朵也征服了周巍峙的心。王昆被周巍峙收入团里,成了一名正经的文艺兵。周巍峙对她格外照顾,在音乐上他们亦师亦友,那时候条件简陋,一个木板凳,几块木板凑成一张桌子,找一片空地围起来就是他们的练声房。想画音符没有纸就捡烟盒写下来,周巍峙身上对于音乐的坚持和努力都让王昆看在眼里,她对这位团长由敬佩渐渐地转为爱慕,没想到周巍峙先一步对她表明心意,两人坠入爱河,在那个年代性格保守,没人的时候才敢牵一牵手,大多数时间他们还是围坐在一起讨论工作。</p><p class="ql-block">1943年,年满18岁的王昆和27岁的周巍峙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他们胸前扎着红花,结婚照上两个人都笑容腼腆。婚后周巍峙接到上级命令要求他随部队返回延安,为了隐匿行踪他们要步行前进,全程2000多里地。王昆二话不说扎起腰带,把头发绑在脑后,连夜替自己和周巍峙收拾行李跟着组织一块儿出发。到达延安后,他们马不停蹄地开展工作。王昆得到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角色,为了演出效果她起早贪黑,晚上点着煤油灯查阅资料,把家里能用的纸张都拿出来写下自己的感悟和心得。那时候王昆身上都是为了事业拼搏的冲进,她和周巍峙商量,决定晚两年再要孩子,先把重心都放在工作上,丈夫尊重王昆的想法,对她说“你就做你想做的,其他的交给我。”</p><p class="ql-block">《白毛女》成功上演,王昆也成为第一代“喜儿”她也是许多观众心中最经典的存在。</p><p class="ql-block">直到1947年,王昆和丈夫一边忙着事业,一边抽空生下了儿子周七月,为什么说是抽空?</p><p class="ql-block">《白毛女》的大火让王昆忙的脚打后脑勺,身上的责任与义务义不容辞,在儿子出生没几天王昆就投身工作,周巍峙请来保姆照料儿子,他也尽可能压缩工作,肩负起丈夫和父亲的担子。</p><p class="ql-block">王昆的工作蒸蒸日上,新中国成立后,她也随着一股学习浪潮进入中央音乐学院进修。</p><p class="ql-block">1982年,王昆被提拔为歌舞团团长,她发掘并培养了很多学生,郑绪岚、朱明瑛、索宝莉、郭蓉、崔健等,都是王昆慧眼识珠把他们推上舞台。</p><p class="ql-block">正是这样一位人民艺术家她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王昆老师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追思她,纪念她,学习她。</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纪念王昆老师,就是要更好的传承与弘扬文化艺术‌;</p><p class="ql-block">王昆老师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化艺术家,她的艺术成就和贡献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纪念她,不仅是对她个人艺术生涯的回顾和致敬,更是对她所代表的文化艺术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这有助于激发更多人对文化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纪念王昆老师,就是要激励后辈艺术家‌;</p><p class="ql-block">王昆老师的艺术生涯充满了奋斗与坚持,她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对后辈艺术家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通过纪念活动,可以让更多年轻艺术家了解王昆老师的艺术道路和人生经历,从而受到启发和鼓舞,坚定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创作信念。</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纪念王昆老师,就是要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p><p class="ql-block">王昆老师的艺术作品和表演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她的艺术成就也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体现。纪念她,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增进人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推动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纪念王昆老师,就是要提升社会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纪念王昆老师等文化艺术家的活动,往往能够引发社会对文化艺术的关注和讨论,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的营造,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纪念王昆老师,就是要铭记历史与传承精神‌。</p><p class="ql-block">王昆老师作为文化艺术界的代表人物,她的艺术生涯和人生经历也是历史的一部分。纪念她,不仅是对她个人的缅怀,更是对那段历史时期的回顾和铭记。通过纪念活动,可以传承和弘扬王昆老师等老一辈艺术家所展现出的爱国情怀、艺术追求和奉献精神,激励后人不断前行。</p> <p class="ql-block">1964年王昆老师演唱的《农友歌》</p> <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纪念文化艺术家王昆老师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传承与弘扬文化艺术、激励后辈艺术家、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提升社会文化氛围,还能铭记历史与传承精神。这样的纪念活动,对于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活动,东台市蓝天艺术团的戴团和王团代表大家向王昆周巍峙两位艺术家的铜像前敬献了鲜花。</p> <p class="ql-block">入馆处讲解员作介绍讲解</p> <p class="ql-block">尔后进入展馆逐一参观。</p> <p class="ql-block">今后我们要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鼓人,以文乐人。凝聚力量,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发挥我们文化文艺志愿者的光和热。</p> <p class="ql-block">向王昆老师学唱《夫妻识字》,由我团的赵年珠吴和平学唱。</p> <p class="ql-block">我团学唱人员赵年珠 吴和平</p> <p class="ql-block">向王昆老师学唱《白毛女》选段,由我团的赵年珠 刘晓明学唱。</p> <p class="ql-block">我团学唱人员赵年珠刘晓明</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大家在王昆周巍峙两位艺术家铜像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艺术馆负责人程可石先生</p> <p class="ql-block">与艺术馆负责人(老同学学长)程可石在两位艺术家铜像前合影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