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加强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有效防范学生溺水事件发生,全力保障师生安全和校园稳定,4月15日上午鹭鸶港中心小学召开了防溺水安全专项会议,中小班子成员、各完小校长及民办幼儿园园长参加会议。</p> <p class="ql-block"> 会上鹭鸶港中心小学书记、校长鲍三荣传达市、县防溺水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防溺水“1+4+1”工程:</p><p class="ql-block"> “1”指同上一堂防溺水课家长、学生一同学习,通过真实案例、专业讲解、互动体验等方式,让大家深刻认识溺水危害,掌握防溺水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p><p class="ql-block"> “4 ”指防溺水“四个一〞设施建设在危险水域周边设置 “安全四件套〞即一块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牌、一个简易救生圈、一根安全绳、一根竹竿。</p><p class="ql-block"> “1”指“水花行动”以四至六年级学生为重点,开展游泳技能、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培训。同时,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参与的投入机制,保障游泳设施建设和培训经费,助力学生学会游泳,增强自救能力。</p> <p class="ql-block"> 鲍书记强调必须做好一下四个方面:</p><p class="ql-block">1.健全工作机制方面</p><p class="ql-block"> 各校要建立校长牵头预防学生溺水机制,将防溺水工作纳入平安建设重要内容。每年4月至10月常态化开展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专项行动。</p><p class="ql-block"> 2.在加强校园日常安全教育方面</p><p class="ql-block"> 督促指导学校落实 “1530〞 安全教育制度,即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个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防溺水等安全教育。</p><p class="ql-block">3在明确水域防范责任</p><p class="ql-block"> 各校要对辖区内所有水域进行摸底调查评估,将有较高溺水风险的水域列为重点水域,按照“谁管理、谁负责” 的原则,加强重点水域防溺水 “四个一〞设施建设和日常维护,并强化科技赋能。</p><p class="ql-block">4加强重点对象防护方面</p><p class="ql-block"> 各校要对学生进行摸底排查,将农村留守学生、特殊困难家庭学生、城镇返乡学生等列为溺水重点防护对象,建立工作台账,对溺水防护重点对象做到重点时段有人管、知去向。</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校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徐道明就防溺水工作补充强调:预防溺水:要反复对孩子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切实让孩子做到防溺水“六不”。</p><p class="ql-block">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p><p class="ql-block">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p><p class="ql-block"> 3不准在无成人带队的情况下游泳;</p><p class="ql-block"> 4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p><p class="ql-block"> 5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p><p class="ql-block">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p> <p class="ql-block">如何预防溺水?</p><p class="ql-block">1. 游泳安全守则</p><p class="ql-block"> 选择正规场所:去有救生员、安全设施完善的游泳馆。结伴而行:不要独自游泳,未成年人要在家长或监护人的陪同下游泳。</p><p class="ql-block">做好热身:下水前充分活动身体,避免抽筋。量力而行:不要逞强,避免长时间游泳或过度疲劳。</p><p class="ql-block">2. 家长必看:儿童防溺水要点</p><p class="ql-block"> 时刻看护:游泳时不要让孩子离开视线,即使是在浅水区。 使用安全装备:儿童游泳时应穿戴合格的救生衣或游泳圈。</p><p class="ql-block">3.家长“四知”: </p><p class="ql-block"> 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p> <p class="ql-block"> 安全无小事,防范于未然。对待安全,我校始终秉持“防溺水安全无小事”的态度,继续细化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把防溺水安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育中,时时事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确保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筑牢校园安全堡垒,共创平安校园!</p> <p class="ql-block">图文:涂玉兰</p><p class="ql-block">编审:涂玉兰</p><p class="ql-block">复审:徐道明</p><p class="ql-block">签发:鲍三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