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几年每次回老家我都会用手机记得母亲的生活,母亲今年89周岁,看着她一天天走向衰老,内心五味杂陈,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p> <p class="ql-block"> 母亲年轻的时候吃过苦、挨过饿,历经风雨坎坷。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使她早早的失去了劳动能力。2000年父亲病故,母亲精神彻底崩溃,焦虑恐慌伴随着她度过日日夜夜。长时间服用抑制焦虑的药物,使母亲本来就很脆弱的神经再次受到冲击。母亲现在认识功能下降严重,处于半醒半痴状态,认识我却不知道叫什么?母亲现在说话吐字不清,语言表达功能几乎丧失,无法正常与人交流,见到熟人只会傻傻的笑。</p> <p class="ql-block"> 母亲如今还能独立行走,上下楼梯也不需要人搀扶,但明显感觉有些力不从心。现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主动下楼的次数显示减少,这次回来每天上午、下午我会带着她在楼下溜达。</span></p> <p class="ql-block"> 有时候会带着她走出小区,看看外面的世界,见见她曾经爱吃的水果、零食和蔬菜。每次出去她都很高兴,见到水果、小吃兴奋的像个孩子似的,有时候会冲着我笑笑,已表示她认识或吃过这些东西。</p> <p class="ql-block"> 母亲有一口好牙齿,能啃骨头,也能吃锅巴。吃东西也不挑剔,姐姐做什么,她就吃什么。俗话说的好,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姐姐对母亲照顾的好,每天饭菜有鱼、有肉、有菜,花样品种也多。母亲胃口不错,一顿能吃大半碗饭,鸡鸭鱼肉来者不拒。这次回发现母亲吃饭有些变化,一是爱吃肉不爱吃蔬菜;二是只吃饭不喝汤;印象中母亲是我们家吃菜大王,以前她不喜欢吃肉,就喜欢吃蔬菜,现在反过来了,顿顿饭离不开肉,无肉不食,来者不拒。江南人吃饭必喝汤,母亲也最爱喝汤,现在吃完饭让她喝点汤很难,不像以前吃完饭会主动要汤喝。</p> <p class="ql-block"> 母亲年轻的时候爱逛超市,喜欢去菜市场买菜。这两年因为岁数大了,人也糊涂了,过马路也不安全,也就让她不去菜场了。这些日子我曾领着她去过两次菜市场,很多摊主都认识母亲,会主动与她打招呼,母亲会冲着她们笑一笑。母亲糊涂是不可逆的,记忆越来越差,等到记忆清零,她也就彻底的傻了。带她出去走走看看,无非是想唤醒她一点记忆罢了。有一次在一家包子铺门前,我指着热气腾腾的大包子问她这是什么?她摇摇头却说不出来,然后又突然冒出一句“买点吃吃吧”,这是记忆在唤醒她。</p> <p class="ql-block"> 人老了精气神就越来越差,对任何事物也不在有兴趣,没了好奇、没了欲望,只剩下一身皮囊,活一天算一天。老人不糊涂,能自理,生活有保障,是儿女们的福。如果得了痴呆或阿尔茨海默,不仅拖累儿女,自己活的也受罪。</p> <p class="ql-block"> 母亲身体一年不如一年,精气神也越来越差,常常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打瞌睡。晚上八点钟不到就嚷嚷要睡觉,睡的早,醒的就早,有时候半夜三更起来坐在沙发上,这种现象和状态,中医上说这叫魂不守魄。</p> <p class="ql-block"> 母亲好动,白天在家坐不住,客厅、卧室、厨房、阳台来回走,也不知道她想什么?干什么?她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想说什么?也表达不清。有时候坐在沙发上没事干,她会把袜子,餐巾纸剪成小块藏起来。她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厨房和阳台,我们摘菜的时候她要参与,姐姐做饭的时候她站在傍边观看,洗好的锅碗瓢盆她总要从新摆一下。阳台晾晒的衣服、被子,到了下午两点就嚷嚷着要收回来,你要是不收回来,她就不会消停,如果我们不在家她自己动手收。现在看电视只认中央八台,改换其它频道她就急。母亲胆小,一个人不敢在家待,每次带她下楼晒太阳,不到五分钟就往家跑。如果家里没人,她也待不住,总之一天楼上楼下的跑好几趟。母亲现在的记忆只有几分钟,说过的事、讲过的话转身就忘。</p> <p class="ql-block"> 母亲年轻的时候爱干净,有洁癖,东西摆放井井有条,衣服被褥叠的整整齐齐。现在母亲不知道讲卫生,有些邋遢,手脚也不利落。吃的东西不分好坏,不分生熟。家里不能放零食和水果,剩菜剩饭也要及时放在冰箱里,不然她会偷偷的吃,而且是那种没有节制的吃。流鼻涕、流口水也不知道用卫生纸擦,常常用手来代替。打喷嚏不知道用手遮挡,上完厕所不会用水冲。不爱换衣服,也不爱洗澡。排便不受意志支配,经常拉到裤子上,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常常用手抓,现在24小时给她戴纸尿裤。老人处于这种生活状态,要不要长寿?没有质量、没有尊严的活,还不如……。</p> <p class="ql-block"> 人老了身上就会产生异味,俗称“老人味”。母亲还好,身上没有一点异味,这归功于姐姐的照顾,每隔几天姐姐就会给母亲洗一次澡,换一次衣服,天气好的时候就晒被子。姐姐常说:宁可我受累,也不能让妈身上有异味。姐姐想的周到,做的细心,母亲吃的、穿的、用的,洗的干干净净,若没有姐姐精心照顾,母亲还不知道会邋遢到什么样子。我回来这些日子,基本上都是我照顾母亲多些,尽量减轻姐姐姐夫负担,让她俩能休息休息。</p> <p class="ql-block"> 母亲天生胆小,老了胆子更小,家里有点风吹草动她就会紧张。母亲很黏人,主要是依赖性强,只要姐姐离开她的视线,就不停的问,即使我在家也是如此。有时候姐姐在楼下与邻居聊一会天,在老年活动中心打一会牌,母亲就不停寻找,来回的跑。母亲因为胆小从不乱跑,活动范围仅限于楼下老年活动中心,她也不与陌生人说话。</p> <p class="ql-block"> 人老了身体机能变化很大,各器官都在退化。记得母亲以前特别爱喝茶,后因睡眠不好,改为喝白开水。现在发现她不爱喝水,如果不强迫她喝水,一天也喝不到一杯。现在吃饭的时候也不爱喝汤,每次让她喝点汤,就想要她的命似的。</p> <p class="ql-block"> 母亲喜欢热闹,喜欢大家围着她转,儿女心也重,这与她生活环境有关。母亲家境比较好,小时候娇生惯养,吃喝无忧。结婚后生活艰难,一个人带着几个孩子(父亲在外地工作),日子过的饥一顿饱一顿,造成了她事无巨细,时时处处都为孩子考虑。</p> <p class="ql-block"> 对于我们家来说,母亲是这个世上最无私、最伟大的人。母亲年轻的时候吃过苦,受过罪,老了在同龄人当中算是比较幸福的。我们家兄弟姊妹四个,都有良心,对母亲都很好。古人崇尚“孝道”,而今人有些却很薄情,时常听到有些子女虐待老人,不尽赡养之责。母亲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如果我们不善待老人,以后我们的子女也不会尽赡养之职。当父母头发白了,腰也弯了,步履蹒跚的时候,我们弃父母不顾,其心可诛。小时候母亲常对我说: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扁长。这句简单的话,却诠释了母亲对子女的爱。一个人如果晚年境遇凄凉苦楚,缺乏关心和赡养,那是晚年人生的最大的不幸。 人不管走多远,飞多高;不管年龄多大,职位多高;只要父母健在,就要常回家看看。</p> <p class="ql-block"> 母亲现在语言功能丧失的很厉害,已经无法正常的表述或表达一件事情,有时候看见一样东西,心里可能清楚,但是说不出来。听她说话很费劲,一半多是在猜,有时候我们猜的不对她还急。她的认知功能更差,几乎所有的东西在她那里都是零,现在唯一就是家里人还认识,左邻右舍的熟人还认识,但是分不清谁是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回来这些日子,每天上午和下午我会带着母亲出去转转,有时候去菜市场、超市,有时候去小区对面的义乌商贸城美食街。每次出去她看到认识的东西会指我看看,已表示她认识。有一次走到一个面包店,站在橱窗边指了指面包冲着我笑笑说,一会走的时候买点吃吃。我带她出来也是想唤醒她一点点曾经的记忆,恢复一点点丧失的语言功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