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来欧洲的第十天,我们参观卢浮宫和巴黎歌剧院,在卢浮宫我和爱人因为所谓的系统故障被傲慢的法国人(工作人员)拒绝入内,导游与之理论,但一直不给解释机会,损失了44欧元,也让我的欧洲行留下遗憾,团友们听说后纷纷发来在卢浮宫拍摄的照片,异国他乡的无奈。</p><p class="ql-block">离开卢浮宫我们来到巴黎歌剧院,这里是法国巴黎的文化瑰宝,以其宏伟建筑和深厚艺术底蕴闻名。</p> <p class="ql-block">地接为我们发放耳机,甜美的声音传入,这是位天津老家在国外工作生活了十几年的漂亮小姑娘。首先来到歌剧院接待大厅,仰头望去,穹顶上面以黄道十二宫为主题,环绕着12星座的人与动物雕像维妙维肖,我们在房间内就明确知道了东南西北。</p> <p class="ql-block">地接告诉我们:圆顶周边隐藏了建筑师查尔斯·加尼叶的名字和歌剧院的建造时间(1861-1875年),象征其个人印记,好像在开盲盒。</p> <p class="ql-block">这位黑黑的少女是谁?原来这座黑色雕像是法国雕塑家让-巴蒂斯特·卡尔波于1869年创作的石雕作品《舞蹈》。原作现藏于奥赛博物馆,这个为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30米高的大理石楼梯,被曾经的贵族仕女的衬裙将其打磨光亮。 </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融合古希腊罗马柱廊、巴洛克雕饰与新古典主义元素,被誉为“巴黎的首饰盒”。</p> <p class="ql-block">在柱子的角落有一个像蜥蜴一样的铜塑,地接说摸摸它会有福气。</p> <p class="ql-block">跟着拥挤的人群,我们进入一个窄窄的的通道,地接说这是图书馆,原为拿破仑三世设计的专用通道,1881年改建为图书馆。是欧洲重要的歌剧与舞蹈文献收藏中心。这里收藏5万册歌剧舞蹈书籍、3万本剧本、1500种期刊,以及大量手稿、布景草图、服装设计稿等。这里保留19世纪原貌,长廊两侧为双层胡桃木书架,穹顶高耸,尽头悬挂舞蹈家油画。</p> <p class="ql-block">观众厅的穹顶保留了原设计中围绕水晶吊灯的星座元素,吊灯周围16幅画作以音乐史为主题,光线折射后形成星空效果。</p> <p class="ql-block">下面眼前这个舞台上曾有过许多经典演出。《卡门》《罗密欧与朱丽叶》《浮士德》《茶花女》《天鹅湖》都以优雅的舞蹈和动人的音乐让人们为之倾倒。勒鲁的《歌剧魅影》以此为背景演出成功,还有好多好多……远远的望着舞台,让不太懂音乐的我在这里留下了深深记忆。</p> <p class="ql-block">在讲解中,地接提到神秘的5号包厢,虽然一带而过,但好奇心驱使我想进一步了解:原来5号包厢与《歌剧魅影》的是有联系的,魅影原型与设计5号包厢与法国作家加斯东·勒鲁的小说《歌剧魅影》密切相关。其灵感源自真实人物埃里克——一位因天生面部畸形被遗弃的建筑师。他参与巴黎歌剧院建造时,在5号包厢旁设计空心立柱,便于自己暗中观察舞台,营造“幽灵”般的神秘感,从而有了5号包厢闹鬼的谜团。</p> <p class="ql-block">而在现实中有谜团的5号包厢是常年关闭的,尽管位置绝佳,5号包厢从未对外出租。包厢位于歌剧院二楼贵宾区,内部保留19世纪红色绒面座椅,与小说描述一致。参观者虽无法进入,但可在外感受其神秘氛围。</p> <p class="ql-block">巴黎歌剧院除5号包厢外,还有仿凡尔赛宫的镜厅、重8吨的分枝吊灯、马蹄形观众厅,以及地下湖(这个我们没有看到)听说地下暗湖深6米,每10年换水一次,因《歌剧魅影》而闻名。因多处提到魅影,想要回去看看原著。</p> <p class="ql-block">巴黎歌剧院的5号包厢承载着艺术与传说的交织,虽未解之谜仍在延续,但正是这份神秘感让巴黎歌剧院成为全球艺术爱好者心中的圣地。在这里我们留心着每一处细节,感受历史与想象力的共鸣。时间短促,匆匆而过,意犹未尽。可地接小姑娘通过耳机和我们说再见了,不舍的摘下耳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