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四月五日下午,阳光温柔地穿过竹叶的缝隙,如碎金般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宛如一曲光与影的交响乐。我们怀着对这片“竹子王国”的憧憬,踏入了安吉竹博园。这座始建于1974年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其丰富的竹类资源和独特的生态景观闻名于世,被誉为“竹类大观园”。园区占地1200亩,是世界上规模较大、品种齐全的竹子王国,据说这里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竹种,让人不禁心生向往,仿佛步入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竹之画卷。</p> <p class="ql-block"><b> 第一篇:安吉竹子博物馆——竹韵悠长,文脉流芳</b></p><p class="ql-block"> 下午4时整,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踏入了安吉竹子博物馆。这座坐落于安吉县递铺镇竹博园内的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家以竹子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占地1.2万平方米,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浩瀚的竹海之中。其园林式的布局,独具匠心的设计,淡黄色的主色调,以及格栅式的结构,都让人联想到一座古朴典雅的竹楼,与竹文化主题相得益彰,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竹子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步入博物馆,一股淡淡的竹香扑鼻而来,那是岁月沉淀的味道,也是文化的气息,沁人心脾。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步入了一个竹子和竹子制品的王国。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如同琴键般跳跃,奏响着自然的乐章,又像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家,在地面绘出一幅幅灵动的画作。淡黄色的外墙,格栅式的结构,仿佛是用一根根饱经风霜的竹子精心搭建而成,宛如一座雅致的竹楼,与周围葱茏的竹林和谐地融为一体,相映成趣。这里,启功先生题写的馆名,遒劲有力,如同一株苍翠挺拔的竹子,傲然挺立,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浓缩了六千年的竹文化历史,每一件展品都像一位沉默的讲述者,静静地诉说着一段段尘封的往事,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竹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竹之世界。</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内设有多个展厅,包括历史厅、资源栽培厅、文学艺术厅、工艺集萃厅、国际陈列厅等,全面展示了中国的竹文化历史。从古老的竹简到历经岁月洗礼的竹化石,仿佛能听到竹简上文字的低吟,看到竹化石上时光的刻痕,从世界之最的巨龙竹到实心古怪的…巨龙竹如同一座巍峨的竹塔,直插云霄,彰显着生命的蓬勃,而实心竹则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打破常规,挑战着人们的认知。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一段往昔的故事,每一根竹子都承载着一段生命的传奇,让人不禁为之赞叹,为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折服。</p> <p class="ql-block"> 艺术竹编《清明上河图》和《兰亭序》,其精湛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将竹编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堪称巧夺天工。稀有竹种中,有世界最粗的巨龙竹和实心的古里竹,展示了竹类植物的多样性,让人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仿佛造物主在展示其无穷的创造力。而距今3.3万年的竹化石,则静静地诉说着竹类植物的悠久历史,见证着岁月的变迁,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守护着这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 馆里还通过造景艺术再现了竹文化中的经典故事,“孟宗哭竹”的孝道和“斑竹传说”的凄美,让我们在欣赏展品的同时,感受竹文化的深厚内涵,体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故事如同竹子一样,坚韧而美好,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b> 第二篇:安吉竹子博览园——竹海泛舟,心旷神怡</b></p><p class="ql-block"> 走出安吉竹子博物馆,我们便置身于被誉为“竹类大观园”的安吉竹博园。园内种植了来自国内外396种竹子,包括安吉乡土竹种45种及从泰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引进的竹种,形成了一片壮观的竹海,绿波翻滚,气势磅礴,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当夕阳的余晖像金色的颜料一样,慷慨地洒在竹海上,将竹海染成一片金红,波光粼粼,竹影婆娑,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细语,又仿佛在演奏着一曲自然的交响乐,时而轻柔,时而激昂。漫步其中,仿佛能听到竹子的低语,感受到那份穿越千年的文化传承,让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安吉竹博园,如同一首悠扬的诗篇,一曲动人的乐章,在人们的心中回荡,久久不息。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让人们在竹韵悠长中,感受文脉流芳,体味生活的真谛,寻找心灵的归宿。</p> <p class="ql-block"> 竹海泛舟,小船在碧波上轻轻荡漾,船桨划开水面,发出悦耳的声响,如同大自然演奏的乐章,清脆悦耳,让人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悠远。在这里,竹不再是简单的植物,而是文化的载体,是艺术的灵感,是生活的诗意,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竹之韵,在于形;竹之魂,在于神。安吉竹博园,正是这样一个形神兼备的地方,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竹海之中,让人们在竹的海洋中,洗涤心灵,陶冶情操,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安然,仿佛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 正如苏轼所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喜爱,一种融入灵魂的依恋。竹,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了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王维在《竹里馆》中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仿佛能看到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中,弹着琴,吹着口哨,那份超然物外的洒脱,正是竹子所象征的精神写照。而刘禹锡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将竹子的坚韧不屈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根竹子都像一位坚强的战士,无惧风雨的侵袭,让人敬佩不已,为之动容。</p> <p class="ql-block">安吉寻芳入翠图,博园万顷绿云浮。</p><p class="ql-block">竿竿玉立凌霄汉,叶叶青葱映碧渠。</p><p class="ql-block">国宝嬉游添雅趣,文豪诗赋赞清癯。</p><p class="ql-block">珍稀馆内琳琅展,一曲清箫入梦思。</p> <p class="ql-block">竹海寻芳入画图,博园千顷绿云浮。</p><p class="ql-block">珍稀万种争奇秀,馆内琳琅竹韵殊。</p><p class="ql-block">国宝嬉游添雅趣,文豪诗赋赞清癯。</p><p class="ql-block">流连忘返情难老,一曲清箫寄此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第三篇:大熊猫馆——黑白精灵,竹间嬉戏</b></p><p class="ql-block"> 离开竹博园,我们步入世界一流的大熊猫生态展馆。这里,三只憨态可掬的“国宝”正惬意地享用着新鲜的竹子,黑白相间的身影在竹林间穿梭,或坐或卧,或嬉戏打闹,为这片竹海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们近距离感受着“国宝”的魅力,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体会着它们与竹子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黑白精灵,不仅是自然的珍宝,也是友谊的使者,它们的存在,让这片竹林更加生机勃勃,也让我们的旅程更加难忘,成为了一段美好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