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荘旅居日记十 六 一一南昌印象(之三)海昏侯的金色世界

老荘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9日,我们离开了南昌市,顺道参观了位于南昌市新建区的汉代海昏侯遗址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就我个人来说,尤其不喜欢参观古代帝王的墓葬。因为从历史书籍中得知,我们的老祖宗,尤其是帝王将相,之所以把陵寝修建的那么的隐秘,机关重重,甚至以假乱真。就是怕后辈儿孙掘墓求财。</p> <p class="ql-block">  虽然盗墓者纯为求取不义之财,而国家则把它列为一种抢救性保护措施,兼顾历史、科学的考古需要。但终究都是做了我们老祖宗生前不愿意让我们做的事。</p> <p class="ql-block">  可是对帝王陪葬的珍品宝藏及其历史的浓厚兴趣,又总是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去看一看。</p> <p class="ql-block">  这次也是怀揣着这样一种矛盾的心理,走进了西汉海昏侯的金色世界。</p> <p class="ql-block">  南昌海昏侯遗址博物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是一座以展示海昏侯国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在北京,西安等地,我也参观过几次帝王的陵寝,也总是惴惴不安,心存不忍,也依然还是去了。</p> <p class="ql-block">  海昏侯刘贺出生于公元前92年7月25日,是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公元前88年,刘髆去世,年仅五岁的刘贺袭爵,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p> <p class="ql-block">  元平元年(前74年)6月5日,汉昭帝刘弗陵去世,因无子嗣,同年7月18日,大将军霍光征召刘贺主持丧礼,拥立刘贺为帝。</p> <p class="ql-block">  然而,宫廷里的权利斗争,错综复杂。有位无权的刘贺在位仅27天,就因“行淫乱”为名,被霍光借太后之手废黜,赐归昌邑。</p> <p class="ql-block">  汉宣帝下诏封刘贺为海昏侯,封国海昏在江西的鄱阳湖西岸。虽名义上海昏是“国”,实则只相当于“县”,刘贺受封“食邑四千户”,形成了海昏侯国。</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59年,刘贺病逝于昌邑城,年仅33岁。</p> <p class="ql-block">  刘贺的一生经历了从昌邑王到皇帝,再到庶人,最后又成为海昏侯的跌宕起伏,其墓葬的发现和发掘,为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刘贺收集那么多金银财宝,据说是梦想有一日能够应召回京,准备给当今皇帝的伴手礼。</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以现代人的眼光,无法理解古代生在帝王家的那种生活享受和复杂心态。</p> <p class="ql-block">  所以我们总是非常好奇,可以看到的是他们生活的奢侈,永远无法理解的是他们的心里感受,无奈与权谋,暗斗与刀枪。</p> <p class="ql-block">  一个被废再封的王爷,封邑也很小,却在那么短短的时间里,聚集了那么大量钱财,搜罗到那么多的奇珍异宝。</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对皇室的权利,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对当时老百姓的被盘剥程度,也有了深刻的体会。</p> <p class="ql-block">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上下两千多年来,没有一个封建王朝王朝,能够屹立不倒,其本质的原因就在于当权者的贪婪。</p> <p class="ql-block">  国家财富向权力阶层的极度集中,利益分配失衡。最终使普通老百姓苦不堪言无法生活,这始终是导致旧政权倒台的主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  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都明白这个道理,也建立过不少的规章制度,并实行过多次的“新政”,但都最终不能奏效。</p> <p class="ql-block">  以史为鉴,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财富分配的问题,日积月累发展下去,是非常危险致命的。</p> <p class="ql-block"> 从海昏侯李贺的墓葬品中,不但成吨的黄金,整箱整车的铜钱,让人叹为观止,知道什么叫富可敌国。</p> <p class="ql-block">  还看到了很多的有价值的,文史资料竹箋拓片,甚至有最古老的孔子画像,让我们对很多靠理解和想象得到的知识,有了佐证或澄清。</p> <p class="ql-block">  从某种意义上说,参观了海昏侯博物馆,给人的震撼,甚至超过了北京故宫。</p> <p class="ql-block">  我个人更喜欢汉代的那种烤漆用品,既典雅,又实用,也奢华。</p> <p class="ql-block">  如果汉代的人也能懂得,人死之后就什么都不能够再次拥有。</p> <p class="ql-block">  如果他们懂得,无论生前何等尊贵,最终都将回归于平凡和自然。</p> <p class="ql-block">  他们也就不会花那么大的财力、物力和心力,去给自己的一具枯骨营造如此豪华的一个墓穴。</p> <p class="ql-block">  还好,古代的帝王聚集的大量财富,能够深埋地下,保存于生他养他的这片故土,甚至可以说留给了后代子孙。比挣了大钱却转移到海外的那些当代富豪,强了不止千百万倍。</p> <p class="ql-block">  当然,我们绝对不可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衡量古代的帝王将相以及前辈先人。</p> <p class="ql-block">  从这些大有裨益的参观中,我们深刻的懂得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道理。让我们能把活着的每一天都规划得更有意义和价值。</p><p class="ql-block"> 触发的感想很多很多,我把自己最想说的触动最大的,对海昏侯刘贺的一些见解感想撰成一首小诗。</p> <p class="ql-block">  在离开博物馆之前,台上的一曲如怨如诉的二胡独奏曲,暗合了今天参观海昏侯博物馆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  感谢各位自驾爱好者和亲友们一路上的关心陪伴,并诚邀互动,敬请指教。</p><p class="ql-block"> 欢迎下期收看《老庄旅居日记(十 七)一一悠然庐山(之一):偶遇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一一云南大理旅居爱好者老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