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去年春天,有朋友相约梅花节去南京梅花山看梅花。南京梅花山有天下第一梅山之称,但网上说那里人山人海,因而作罢。</p><p class="ql-block"> 此次去南京三日游。今天上午趋車出发,下午开始游览,第一站便选梅花山。梅花节已近尾声,得赶紧去,不知还能看到多少梅花。</p><p class="ql-block"> 梅花山不大,很小,在明孝陵前翁仲道和神兽道的夹角里,最高处不过55米 ,有一条小石板路从两条神道的直角里斜向东南,两侧便上是平缓上升的小山坡。山坡上到处都是梅树。梅花已经无影,空余黝黑的树杆和树枝,树下泥土都踩踏成硬地,可见几天以这里人山人海的盛况。梅花去哪里了呢?我们真的来晩了吗?</p> <p class="ql-block"> 梅树丛中,有东一株西一株的晚梅还开得神采奕奕。赏花人潮退却,总有如我等迟来者,有俗事缠身不能如期前來探花,有情可原其情亦可嘉也。有梅愿意等候,专为如我等迟来者开放,真是难能可贵。我在梅树丛里穿行,一一寻访这些迟开的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來报。”“不争”是梅花的高贵品格。这些迟开的梅花 ,在众多梅花姐妹中也是谦谦君子,把热闹让给别人,把清寂留给自己,按照自己的心意和节奏,绽放出满身花朵,也开得花团绵簇。她们向天空伸出花枝,舒展、孤傲,也有她们私心的得意,微风若有若无,暗香也若有若无,惹得你必须湊近她的粉脸。</p> <p class="ql-block"> 我的寻访逐渐接近山顶。路边有一石碑,上有杜平所书“天下第一梅山”几个大字,山顶有博爱阁,厚重壮严。梅花山临近中山陵,台湾同胞在此建阁,阁有楹联云,“博大精深中外古今齐翘首,爱民救国圣贤尧舜证天心”,追思中山先生的丰功伟业和高风亮节。博爱阁对面有观梅轩,孙科题“放鹤”二字,有联云,“天阙遠瞻鸣鹤舞,孝陵四望伏龙眠”,写尽了梅花山异乎寻常的地理环境。梅花山与中山陵明孝陵为邻,山中有东吴大帝孙权墓。梅花山有梅园1533亩,各种梅400余种四万余株,这些並不足道,而“天阚远瞻”和“伏龙眠”却是绝无仅有,诚可称为天下第一梅山也。</p> <p class="ql-block"> 观梅轩址原是汪精卫墓。一九四六年被何应钦封山一周,炸毁汪墓,把石头碎片清理干净,不留一丝痕迹。笫二年,建观梅轩于此。汪精卫是不能留在梅花山的,他也不能与梅为伍,为友,为客。</p> <p class="ql-block"> 天渐渐暗下来。我沿神兽道边看雄健的石獬、石马、石象、石驼,边寻访沿途的梅花。在一条小路的深处,看到一片梅花开得耀眼,花色白里透红。啊!这才叫灿若云霞呢,这才叫繁花如锦呢,梅花节即将谢幕,还能看到这么壮观的花阵,简直怀疑是不是真的。</p><p class="ql-block"> 走來一位女士,好像是路过的本地人。问她:“这么梅花吗?”她吱唔了一下,说:“可能是杏花吧!”这下倒让我疑惑了,我看到什么了?</p><p class="ql-block"> 又走來一位女子,比刚才那位年轻些,也像是本地人。问她:“这些是什么花,是梅花还是杏花?”“不是杏花,是梅花。”她肯定地说。</p> <p class="ql-block"> 我如释重負。我知道,梅花和杏花有相似处,杏花也有杏花的美,但众里寻梅千百度,如果最终寻到的却是杏,为梅花盛放而欢呼,而欢呼实是给杏花的,总是有負于梅啊!</p><p class="ql-block"> 2017年3月1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