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展风采 校际交流促提升——雨城区汉碑慈济小学与胡长保小学联合教学交流学习活动

雨城区汉碑慈济小学

<p class="ql-block">  为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将校本教研落到实处,做到教育资源共享,增强兄弟学校之间的友谊,实现教育资源互补,增进教师间相互学习,同时更能让两校教师开阔眼界,转变教学观念。</p><p class="ql-block"> 4月15日上午,雨城区汉碑慈济小学与荥经县胡长保小学开展了联合教学交流活动。本次活动涵盖了多个年级的课程,呈现出精彩纷呈的教学盛宴。</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荥经县冉龙江老师执教三年级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冉老师巧妙地以超市商品的价格标签作为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接着,老师借助学生熟悉的元角分,将1元平均分成10份,引导学生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图形展示。课堂气氛热烈非凡。</p> <p class="ql-block">  接着,汉碑慈济小学张晓菲老师执教一年级的《认识人民币》,张老师通过以钱换物,20元可以怎样付的方式开场,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随后,让学生们小组近距离观察、触摸1元、5元、10元等不同面值的纸币和硬币,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耐心地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的特征、图案、数字等特征,还通过小棒、计数器帮助学生对人民币不同面值进行简单的换算,沟通100以内数的认识与人民币的认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  荥经县李鑫老师执教四年级的《探索规律》,本节课围绕平行四边形周长展开探索。先复习单个平行四边形周长算法,接着让学生计算两个、三个及更多平行四边形连接后的周长。小组讨论周长变化规律,发现边对边连接时连接边不计入新周长。接着,学生拼接更多平行四边形并记录周长数据验证规律。整节课学生在操作、分析、交流中,提升空间想象、逻辑思维与数学表达能力。</p> <p class="ql-block">  最后,汉碑慈济小学涂汉葶老师执教五年级的《探索规律》。课程则更具深度和挑战性。老师以一道数列难题引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各抒己见,通过观察、计算,数形结合等方式,逐步揭开数列规律的神秘面纱。老师在一旁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探索规律的方法和技巧。</p> <p class="ql-block">  课后,雅安市教科院数学教研员韩明炬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肯定了老师们的优点。根据探索规律的课堂,他提出几点要求:一、数形结合直观,助于知识理解。二、推理、建模、应用贯穿探索规律的整个过程,兼顾整体与局部观察。三、承低年级规律感知,启高年级复杂规律学习,是 1-6 年级探索规律体系重要一环。</p> <p class="ql-block">  参与活动的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大家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课堂表现等方面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与思考,同时也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本次联合教学交流学习活动,为两校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有效促进了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优化。未来,两校将继续加强合作,开展更多形式的交流活动,共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编辑:欧雪梅</p><p class="ql-block">审核:郭顺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