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乒坛一位资深乒乓人给我发了如下信息:【夏老说球】喜闻新西兰运动员李春丽复出参赛,世界乒坛又来了一位63岁的“李奶奶”,可喜可贺!但与之相对照的是中国、日本的运动员却越来越小,张本兄妹14、5岁已成名世界乒坛。此种现象说明的问题显而易见:乒乓球起源于英国被称为“桌子上的网球”,但是打乒乓球的年青人却越来越少,即便在赛场上我们看到的参赛者也都是华裔且年令大,被称为“奶奶”,相比之下40岁左右的張瑞、袁嘉楠、单小娜等不得不被称为“阿姨”。这种年令上“巨大”差距其比赛结果可想而知了。世界乒坛的这种现象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如何解决其乒乓球运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成为国际乒联面临一道难题![囧][难过][惊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夏老的话表现出了一个负责任的将乒乓球爱到骨头里的人对当前所谓现代乒乓球运动的忧心忡忡!这又回到老沈经常提起的乒乓球运动究竟要沿着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发展的老话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继续像现在这样被政治金钱绑架成为又一项极限运动?那就一定会弥漫伤残亡的血腥,会和黄赌毒结下不解之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批有志之士在乒乓球如何沿着一个健康自然的道路前进作了许多探索,可沙板、光板及一再加大球的直径等都不太为大众接受,难道就任由一国独秀和一花独放,受众前景暗淡而无所作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想想乒乓之父蒙塔古将一个室内小游戏引导到今日,想想这个世界上唯一一项适合人类所有群体参与的运动,这个体智并举能陪伴人终生的运动和奥林匹克和平、友谊、进步的初衷渐行渐远,变得愈來愈功利化,任由其慢慢萎缩?我大声问一声,蒙塔古也是人,宁有种乎!</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