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退休以后,我过起了“偷得浮生半日闲,一杯清茶在人间”的多姿多彩的安逸巴适的生活。而每年的冬天,我都在海南度过。由于居住在儋州市白马井镇,距离东坡书院也只有二十多公里。“近水楼台先得月”,故东坡书院我共去了三次。每次去了都想写点什么,做足了准备,但最后都放弃了。</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苏东坡塑像</b></font></div> 2020年1月20日,我携夫人第一次走进东坡书院。<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夫人在东坡桥留影</b></font></div> 那天,气候宜人,游人不多。当时,宽阔的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的景观、景点和东坡书院前的湖、桥、路正在扩建,使得文化旅游区的景点更多,环境更美,也与东坡书院更加匹配,相得益彰。<br> 进入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穿过诗歌墙、路过快意亭、跨过东坡桥、经过放生池,然后,看到一个四成人围坐、一小孩站立的雕像。我们也停下了脚步,站在那儿静静聆听东坡先生讲学明道。<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东坡讲学雕塑</b></font></div> 继续往前走就到了东坡书院。书院始建于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东坡先生在此居住、生活、工作、讲学三年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东坡书院门前留影</b></font></div> 当来到书院门前,那古朴的建筑、静谧的氛围就像一双温柔的手,将我拉进了千年前的时光。庭院里的树郁郁葱葱、高大挺拔,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我们仔细参观着东坡学堂、春牛雕塑、望京阁、劝耕圃、怀贤亭等景点,当我站在东坡先生曾经讲学的地方,心中满是崇敬与感慨。然而,当我回到家里,冥思苦想,权衡再三,还是不敢轻易动笔去写他。<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东坡书院里的芒果大树</font></b></div> 东坡先生,他少年成名,有着“奋厉有当世志”的豪情;才华盖世,却屡遭贬谪。从京城到黄州,从惠州到儋州,一次比一次偏远,一次比一次荒凉。命运的浪,一次次将他抛入谷底。换作常人,早已怨气冲天,一蹶不振。被贬黄州后,他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他那旷达超逸、不惧强权的豪迈之气势,令世人折服;被贬岭南,他又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以乐观之心对待困境。他的诗词文章,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照亮着中国文学的天空。<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一代大文豪苏东坡</b></font></div> 命运多舛,年逾花甲的东坡先生被一叶孤舟送到了海南岛儋州。初到海南,“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他随遇而安,坦然写下了:“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此心安处是吾乡”。他开坛讲学,传道授业,使海南结束了没有举人、进士的历史,把荒蛮之地变成了文化绿洲;他提倡移风易俗,劝导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为蒙昧之地开拓了一方文明,播撒了一片光明,与黎民百姓结下了鸿雪因缘。海南人民无比珍视这天赐奇缘,如今一代文宗和海南人民的鸿雪因缘在这块热土上绽放。难怪有海南人发出了“东坡不幸海南幸”的感慨。所以,东坡先生的伟大,如同巍峨的高山,我怕自己粗糙的笔触无法描述出他的万一。<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夫人在“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石傍留影</b></font></div> 2023年1月31日,我第二次走进东坡书院。我在那一幅幅东坡先生的画像前久久伫立,他的眼神中透着睿智、豁达与坚定。我想起他在困境中对美食的钻研,对生活的热爱。他的人格魅力,不仅仅在于他的文学才华,更在于他身处逆境时的那份泰然自若。我深知,写东坡先生,不仅仅是写他的生平事迹,更是要传达出他的精神内涵。而这种精神内涵,岂是我轻易能领悟透彻的,我再次放下了想要写他的欲望。<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笔者在苏东坡坐像前留影</font></b></div> 2023年11月29日,这天天高云淡,艳阳高照,风轻气爽,我高兴地陪着友人第三次来到了东坡书院。<br> 脚踏青石板,漫步在青翠的绿草树荫下,静静地品味着一代文宗在这里的足迹,回味着东坡文化散发的幽香,一代文豪的诗词绵延不绝地在海南岛上空回响,我仿佛能感受到东坡先生的气息还弥漫在这一方天地间。他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却从未被苦难打倒,他的坚韧不拔,是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最生动的诠释。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始终对国家、对百姓、对生活充满热爱。他的境界之高,如同深邃的大海,我觉得自己就像海边拾贝的孩童,只能捡到一些表面的东西,而无法探知大海深处的宝藏。我不敢写他,是因为我对他的敬意太深、爱意太浓,知道自己的文字功底太过浅薄,不足以表达和颂扬他的伟大。<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东坡诗歌墙</b></font></div> 还有,近千年来,东坡先生一直是偶像的常青树,当今“苏粉”更是随处可见,热爱东坡先生的人更多,也怕自己的拙文问世后,挨骂。因此,想写他,我更是望而生畏、望而却步。<br> <p class="ql-block"> 然而,随着这三次的到访,我也渐渐明白,也许我不必写出一篇完美的关于东坡先生的文章,东坡先生的一些理念也影响着我的生活。而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已经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从大的方面讲,东坡精神,是他的契而不舍,是他的家国情怀,是他的勇往直前,他不朽的传奇,万古流芳。对我而言,一个退休闲赋在家的老人,就要学习东坡先生随遇而安的境界,在吟咏东坡诗文中收获心灵的慰藉,相忘于江湖故事,寄情于山水之间,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静看花开花落,淡看云卷云舒,感言花甲桑榆,滋味晚霞满天,包容万物,吐纳星辰,大道至简,淡入淡出,吃粗茶淡饭,赏天下美景,笑对人生,笑对未来。</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笔者在快意亭留影</font></b></div> <p class="ql-block">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今天,我斗胆下笔,以个人的认知愚见来写东坡先生。虽然,我现在的文章不深不精,不能够完美表达出对东坡先生的无限敬意和热爱,恳请大家给汝宽容。但是,总有一天,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和更成熟的文笔,去展现这位伟大而又传奇的大文豪东坡居士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回眸一望,倘若我们能读懂东坡先生,那东坡先生一定会在天堂为我们挥手致意。</p><p class="ql-block"> 读懂苏东坡,能解百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