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下午~4.8号第一站先走天宁寺。</p> <p class="ql-block">正定天宁寺始建于唐代,以凌霄塔为核心遗存,具有独特的建筑结构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正定八大寺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狮子是佛的护法,具有避邪镇恶的功能。此对石狮呈蹲踞状,前肢支撑,后肢弯曲,身背直挺,领下饰须三绺,鬃毛呈现螺旋状卷曲至颈部。既无汉唐石狮的神异勇猛,也无明清程式化的敦厚驯服,再结合元代天宁寺繁盛之状分析,此对石狮应为元代之物。1934年,德国籍女摄影师赫达莫里逊用她的镜头纪录下了天宁寺石狮的可爱形象,为我们留下了多张石狮的图像资料。</p> <p class="ql-block">天宁寺始建于唐代宗时期,宋代重修,金代重建塔身,民国初年殿堂坍塌,仅存凌霄塔,反映佛教传播和建筑艺术演变。</p> <p class="ql-block">最初,寺院规模宏大,建筑布局自南而北依次排列,包括牌坊、重门、天王殿、前殿、后殿、凌霄塔等。在鼎盛时期,天宁寺的建筑风格富丽堂皇,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天宁寺凌霄塔采用塔心柱结构,砖木混合结构,高40.98米,始建于唐成通年间,现存为宋、金时建筑。</p> <p class="ql-block">凌霄塔采用了塔心柱的结构,这种结构在塔身第四层中心部位竖立一根直达塔顶的木质通天柱,并依层位做放射状八根扒梁与外檐相连,起到了稳固塔身的作用。这种结构在国内现存仅此一例。</p> <p class="ql-block">塔身一至四层为全砖结构,五至九层为砖木混合结构。每层正面各辟拱形洞门或直棂窗,四层至九层的斗拱、飞檐皆为木制。从第五层开始,各层高度逐层递减,外部轮廓亦逐层收缩,给人以轻盈挺秀之感。</p> <p class="ql-block">凌霄塔高矗立在八角形台基上,共有九层。塔身平面呈八角形,塔顶由仰莲、相轮、宝盖组成的铁质塔刹。其塔心柱结构在北宋时出现朽烂,导致塔身倾斜,后经修缮恢复。</p> <p class="ql-block">天宁寺及其凌霄塔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历史与文化交融的见证。凌霄塔在千余年的历史中屡遭毁损,但经过多次修缮,仍然屹立不倒,成为正定古城的重要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离开天宁寺直奔隆兴寺</p> <p class="ql-block">傍晚离开隆兴寺又路过天宁寺,凌霄塔在夜色中被灯光点亮更加气宇轩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