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故乡,是河南郑州登封市大金店南寨村。我离开家乡,已经六十多年了。但是,故乡在我心中还是魂牵梦绕,念念不忘,情有独钟。总想在有生之年,再回家看看。回去给父母上上坟,扫扫墓。回去看看健在的兄弟与亲人,好朋友,老同学,老战友。回去,在家乡的土地上走一走,感受一下故乡泥土的芬芳。</p> <p class="ql-block"> 终于,在四月二日,这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在儿子的护送下,八十高龄,独自乘坐我国自主研制的“高效,快速,舒适,安全”高速列车,踏上了回乡的路。坐在宽敞、明亮、舒适的车箱坐位上,感觉特别舒服,心情也特别好。与我坐在一起的是位婆家在富平,工作在焦作的河南女子。此女,对人和善,乐于助人。上车后,她就热情地帮我调整坐椅,帮我放好行李,并与我亲切交谈。下车时,又是她帮我把行李箱送到电梯上,让我顺利出站,我非常感谢这位河南老乡。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让我亲身感受到了中国高铁给国民带来的便捷与福祉,感受到社会的温馨。出站后,迎接我的是与我一起成长的发小,同学,战友,亲如手足的好兄弟好朋友“郑占玖”。当我的双脚再次踏上郑州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见到我多年未见的好兄弟占玖时,高兴之情,无语言表,仿佛又回到了我们年轻时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这次故乡行,我之所以把郑州当作首站,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想与占玖兄一起到郑州新郑的福寿园公墓,去吊唁和缅怀占玖兄已故夫人高如意女士。如意女士,生前对我很好。特别是70年代,我在南京上学期间,每到放寒署假,我都要在郑州呆上几天,每次到郑州都是住在占玖家。在他家,我受到占玖如意夫妻的热情接待,细心照顾。结婚成家以后,每次带着老婆孩子回登封探亲时,回西安时必到郑州与占玖一家相聚,走的时候,小高与占玖总是送些好吃的物品如大米等,让我们带回西安。为了寄托对已故好友的哀思;这次,我带着全家人的嘱托,在清明时节,专程到郑州新郑福寿园公墓,如意女士的墓前看望凭吊。我与占玖亲手摆上贡品,送上花篮,说着祝福与心愿,并三鞠躬,深切缅怀吊唁如意好友。</p> <p class="ql-block"> 吊唁了高如意女士之后,我与占玖稍作小息,占玖駕车,与我一同开启回乡祭祖访友之路,直奔家乡登封大金店。约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我日思夜想的故乡,可爱的登封。到了登封我们没有马上回家,而是由占玖出资要了一家酒店住了下来。下午,我们漫步在登封嵩阳书院的街头,欣赏着嵩山脚下的春色美景,感到满城都是花香。我们谈论着登封的过去与现在,令人沉醉,其乐融融。傍晚,我们到一家餐馆,一起品尝了一道登封美食“烩羊肉”,还吃了一块我爱吃的“芝麻盖烧饼”。晚上,我们躺在床上,一起回忆学生时代的趣事;回忆起武汉黄陂火热的军营生活;谈论着我们一生所经历的风风雨雨;谈论着我们生活中遇到的许多幸福与快乐;谈论着我们各自的家庭与亲人;谈着谈着,不知不觉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一觉醒来,天已大亮,心情愉悦。四月三日早上,我们一起用过早餐,开始收拾行李,占玖驾车一起回到了大金店和南寨,我们可爱的家,为我们的父母上坟扫墓。首先是到了我的家乡南寨,在我弟弟的陪同下,到我父母的坟上,给父母烧纸钱,祭祀祈祷。而后,再到占玖又他的父母坟上烧纸钱和祭祀。最后,我们又回到登封与另一个好友邢红专相聚,畅谈同学情,战友情,并共进午餐。然后,我们目送占玖回郑州,我回大金店南寨家。从而结束了这次回故乡我要做的两件重要事谊。</p> <p class="ql-block"> 故乡的天空总是那么蓝,那巍峨的中岳嵩山依旧青翠,仿佛在等待着游子的归来。我和我老同学,老战友,好朋友:占玖,红专,桂香(红专夫人)四位老人,站在嵩山脚下这栋,登封人熟悉的建筑前,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已经多年未曾见面,但此刻的重逢,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的岁月。这座建筑上的中文标识,承载着我们的共同记忆,也见证了我们八十载人生的风风雨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三位老同学,老战友,好朋友站在这同一地点,大家的目光投向远方的山峦。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或许都正在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那些关于故乡的故事,军营的峥嵘岁月,几十年的兄弟情义,还有那些关于亲人的温暖记忆。蓝天白云下,我们的身影显得格外安详,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只为让我们多一些时间去感受这份久违的团聚。</p> <p class="ql-block"> 这次回故乡,还有一件重要事谊,就是参加六十年年前,与我一起参军的登封老乡战友,一年一次的老战友聚会。和健在战友们相见的那一刻,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不知从何说起。我们只是紧紧地握着对方的手,手拍着彼此的后背,感受着岁月在对方身上留下的痕迹。有的战友已经行动不便,有的战友头发全白,但在我们的眼神交汇时,我又看到了他当年的影子。聚会地点,安排在登封的“蜀政园”饭店。我们十几个人围坐在大圆桌旁,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房间。桌上摆满了家乡的美食,每一道菜都承载着浓浓的乡情。墙上的画作,仿佛诉说着这个家庭的历史与传承。我们或许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聚在一起了,但此刻,所有的距离都被拉近,所有的思念都被化解。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我们举杯共饮,庆祝着这次难得的重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十回故里,亲友又重逢,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相聚,更是一场心灵的盛宴。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我找回了失落已久的亲情,也找回了对生活的热爱。六十年,改变了太多的东西,但我们之间的战友情,就像老家院子里的老槐树,历经风雨,愈发深沉。这一次归乡,与亲人和战友重逢,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时刻,它让我明白,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有些情谊是永远不会褪色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