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编者按:好的作家善于描景绘色追根溯源,现实中的声色光影亭台楼阁在笔端灵台定格成隽永俊秀的图画。富春江历来是诗词丹青艺术的渊薮,为历朝历代大手笔所倾慕和着力描摹,她集温婉自然山水和深湛人文胜迹于一炉,具有崇高的风景美学品格和多重历史景深。苏杭堪与天堂媲美,更值烂漫春深,别有一番幽怀。孙方之先生随康寿文旅团于2025年4.9—4.13日畅游虎丘,富春江,桐君山以及桐庐县城众多景观,醉于景 ,会于心,归来形诸笔墨,此文有景物的画像,有文化的铺陈,有历史的追溯,有感性直观的倾吐和理性深邃的归纳,读罢如沐春风权当纸上卧游一番。</p> 过桐庐 孙方之 <p class="ql-block"> 当年毛泽东请柳亚子赴京共商国是,参与新中国建设,柳亚子就此事发牢骚“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写七律一首呈毛泽东。 </p><p class="ql-block"> 七律 感事呈毛主席 </p><p class="ql-block"> 柳亚子</p><p class="ql-block">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p><p class="ql-block">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p><p class="ql-block">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p><p class="ql-block">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p><p class="ql-block">毛泽东看了柳亚子的诗,随即唱和: 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 </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p><p class="ql-block">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p><p class="ql-block">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p><p class="ql-block">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p><p class="ql-block">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p><p class="ql-block">柳亚子读了毛主席的和诗,解开了心结:</p><p class="ql-block">昆明湖水清如许,未必严光忆富江。(昆明湖指北京)</p> <p class="ql-block"> 我自少年时就从毛泽东的七律诗《和柳亚子先生》中知道有一条江叫作富春江。但是我不知道富春江从桐庐县境穿过,也不知道“富春江”是钱塘江流经桐庐的一段,更不知道富春江流到古城严州叫作了“新安江”,流到浙江的省城杭州叫作了“钱塘江”。原来“富春江”“新安江”“钱塘江”,是一条江流过不同地区的不同名字。</p> 流经桐庐县城的富春江 <p class="ql-block"> “百度”了一下方才知道了富春江、新安江、钱塘江是中国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发源于安徽省黄山,流经安徽、浙江二省,古名“浙江”,亦名“折江”或“之江”,最早见于《山海经》。钱塘江在《山海经》《越绝书》《史记》《水经注》等古籍中均作“浙江”。《庄子.外物篇》将其称为“浙河”,《水经》则作“渐江水”。陈桥驿等现代学者考证认为,“浙”、“淛”、“渐”都是古越语的不同汉语音译。其流域是越国和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是宋代两浙路的命名来源,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时的省名来源。 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长588.73千米;以南源衢江上游马金溪起算,河长522.22千米。自源头起,流经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流域面积55058平方公里,经杭州湾注入东海。</p> <p class="ql-block"> 流经古严州府(梅城村)的新安江(富春江一段)</p> <p class="ql-block"> 桐庐县是杭州市辖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果杭州少了桐庐,也许就没有了这一美称。桐庐,在县改市、水库更名为湖的大潮中,特立独行,坚守本分,至今仍叫作县。桐庐县固小,但如诗如画,一年四季,山青水秀,城市洁净无尘。桐庐县城只有15万人,以富春江大桥为界,以东为老城区,以西为新城区。县城设计别出新意,徽式风格不时显现。</p><p class="ql-block"> 我下榻的宾馆位于桐庐老区。是夜,下了一场小雨,一早醒来,站在楼台远眺:街道洁净,绿树婆娑,汽车无声,来往穿梭,有些“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境。桐庐固小,但历史悠久,其建县于三国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历经岁月变迁,沉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1825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着42万人口 ,且有少数畲族人。这里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也是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县城有“最美丽城市”之称。</p> <p class="ql-block"> 从桐君山上俯瞰富春江与桐庐县城(局部)</p> <p class="ql-block"> 桐庐地处浙西中低山丘陵区,地势独特,“八山半水分半田”,山地丘陵占据了其地域的86.3%。东南部的龙门山脉、西南部的昱岭山脉延伸部分以及北部的天目山脉延伸段,共同勾勒出桐庐的起伏轮廓 。境内最高点观音尖,海拔1246.5米,巍峨耸立;最低点位于江南镇横山埠,海拔仅9.2米,高低之间,尽显大地的奇妙落差。 </p><p class="ql-block"> 富春江是桐庐的母亲河,从七里泷峡谷冷水入境,至横山埠出境,境内流长33千米。它如一条碧绿的丝带,蜿蜒曲折其中,水流清澈,波光粼粼。江水悠悠,见证着两岸的四季更迭、岁月变迁。富春江两岸,群山连绵,峰峦叠嶂,山上植被繁茂,四季常青。春季,山花烂漫,漫山遍野的野花肆意绽放,点缀着翠绿的山林;夏季,绿树成荫,茂密的枝叶遮天蔽日,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秋季,枫叶似火,山林被染上一层绚丽的色彩,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冬季,银装素裹,山峦在白雪的覆盖下,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p><p class="ql-block"> 严子陵钓台就坐落于富春江畔,它背依青山,面临江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相传,东汉名士严子陵曾在此隐居垂钓,拒绝光武帝刘秀的征召,其淡泊名利的品质为后世所敬仰。如今,登上钓台,俯瞰富春江的浩渺烟波,仿佛能穿越千年时光,与古人对话。江面上,偶尔有船只缓缓驶过,泛起层层涟漪,打破江面的平静,为这幅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p> 连接新旧县城的富春江大桥 <p class="ql-block"> 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则是另一番自然奇景。这里森林覆盖率极高,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负氧离子含量丰富,被誉为“天然氧吧”。公园内,山峦起伏,峡谷幽深,溪瀑纵横。沿着蜿蜒的山间小径漫步,身旁是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的溪水在石头间跳跃流淌,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时而可见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如银练悬挂,气势磅礴,水珠飞溅,在阳光的折射下,形成一道道美丽的彩虹。山间还有许多珍稀的动植物,它们在这里繁衍生息,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这座大山里有一条形成于一亿多年前,蜿蜒10余公里的石灰岩溶洞,洞内石乳下垂,石笋勃发,飞瀑直下,流水潺潺,夏不热,冬不寒,四季如春。 </p> <p class="ql-block"> 桐庐不仅自然风光旖旎,人文底蕴也十分深厚。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石雕等民间艺术独具特色,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桐庐剪纸风格质朴、线条流畅,题材广泛,涵盖了人物、动物、花卉、民俗等各个方面,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闻名遐迩,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桐君山位于富春江与分水江交叉处,与桐庐县城仅一水之隔,是离市区最近的景点。这里景致清幽,相传是中药鼻祖桐君老人结庐之地,不仅山中的景观大多与此有关,就连“桐庐”的地名也由此而来。桐君山本身是一座海拔只有60多米的小山包,不到1小时就能游览完毕。站在山顶的四望亭,远眺两江的碧水波涛在脚下合为一股,颇有几分诗情画意。此外,登山途中还会路经四方药局、桐君祠、桐君亭等建筑。分水江流域水系发达,水位暴涨暴落,具有山溪性河流特点,经常水溢河岸,造成水灾,给沿岸民众带来灾难。古人认为是河妖作祟,民间有“宝塔镇河妖”的说法,于是山顶临江一面,矗立一座七级白色宝塔。铭文告诉我:宝塔始建年代无考,宋景定元年重修。明朝正德年间毁于雷电,近代多次遭受战火,1981年桐庐县人民政府拨款修葺。塔高17.70米,六面七层,造型古朴。</p> 肩负“镇河妖”使命的白塔 <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众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p><p class="ql-block"> 李白</p><p class="ql-block">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艳。</p><p class="ql-block">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p><p class="ql-block">身将客星引,心与浮云闲。</p><p class="ql-block">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 </p><p class="ql-block"> 韦庄</p><p class="ql-block">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p><p class="ql-block">白羽鸟飞严子濑,绿蓑人钓季鹰鱼。</p><p class="ql-block">潭心倒影时开合,谷口闲云自眷舒。</p><p class="ql-block">此境只应词客爱,投文空吊木玄虚。 苏轼</p><p class="ql-block">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p><p class="ql-block">岂为浊世隐狂奴,时平亦出佳公子。 柳永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p><p class="ql-block">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是?</p><p class="ql-block">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满江红》节选)</p> <p class="ql-block"> 元朝画家黄公望潜心创作了《富春山居图》,以富春江为背景,山和水的布置疏密有致,墨色浓淡干湿并用,用墨秀润淡雅,气度不凡、极富变化。《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后世誉为“画中之兰亭”。黄公望题跋中提到这幅画从至正七年一直画到至正十年,反复画了好几年。在桐君山的绿荫丛中,我无意间发现了近代著名画家叶浅予的故居,这是一处幽静、僻静的住宅。叶浅予在这里创作出了《新富春山居图》,他把新成就、新格局、新面貌,纳入画中,赋予新意。“美庐城市酒店”的大厅中,装饰有30余米长的《新富春山居图》。向游客展示了叶浅予的画作。</p> <p class="ql-block"> 桐庐的一些古老村落,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与建筑风貌。深澳古村便是其中之一,这里的古建筑群保存完好,明清时期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马头墙高高耸立,小青瓦古朴典雅,木雕、石雕、砖雕精美绝伦,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古村的街巷狭窄而幽静,青石板路在岁月的磨砺下光滑平整,走在上面,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村民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延续着祖辈们的生活传统,处处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 桐庐的美食,是这座小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道菜肴都承载着当地人的生活智慧和情感记忆。我虽是跟随的旅游观光团,每顿午餐、晚餐皆有产自富春江的鲥鱼。鲥鱼从海洋进入钱塘江,上溯至桐庐县排门山、子陵滩一带产卵,至此不再洄游,形成汛期。产后归海,其名即取其来去有定时之意。富春江鲥鱼以唇有朱点者为上品,据说系严子陵用朱笔点过。此鱼肉质细嫩,含脂肪丰富,宜清炖或清蒸食之,鲜嫩无比,味极肥美,为鱼中上品。</p> <p class="ql-block"> 桐庐米果,也是当地的传统特色小吃,口感软糯,香气扑鼻。它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磨浆、蒸制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制作时,将新鲜蔬菜、肉类等食材切成小块,与米粉混合在一起,揉成一个个小巧可爱的米果形状,再放入蒸笼中蒸熟。出锅后的米果,色泽诱人,咬上一口,软糯的米香与鲜美的馅料相互交融,让人回味无穷。 </p><p class="ql-block"> 酒酿馒头也是桐庐的特色美食之一,它以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香甜的口感而闻名。酒酿馒头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需要用酒酿发酵面团,使得馒头不仅具有普通馒头的松软口感,还带有淡淡的酒香,香甜可口。可惜,每顿饭每人只能吃一个,吃不饱只能再吃米饭。到桐庐,富春江里的其他河鲜也不容错过。由于富春江水资源丰富,这里的河鲜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最受欢迎的是清蒸白条鱼,做法是把新鲜的白条鱼处理干净,加入葱姜蒜等调料,放入蒸锅中清蒸,保留了鱼肉的原汁原味,鲜嫩的鱼肉入口即化,让人陶醉其中。红烧螺蛳,以当地的螺蛳为原料,加入辣椒、豆瓣酱等调料红烧而成,螺蛳肉鲜嫩多汁,味道浓郁,是一道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好菜。游玩之际,我试吃了一条富春江的白条鱼,当即买下来六条,带回家当作桐庐特产。</p> <p class="ql-block"> 桐庐,一座充满魅力的小城,无论是兼收并蓄的城市建设,还是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无论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还是青山绿水的田园风光,都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浙江大地上,散发着独特的光芒,等待着更多的人去发现、去探索、去品味。</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孙方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退休前任淄博市周村区文化旅游局局长。工作之余,坚持文学创作48年。第三、四届周村区作家协会主席。在市级以上十几家文学刊物、报纸副刊发表文学作品300余万字。出版小说、散文、诗歌集18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