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泉州开元寺”是唐代始建的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以拥有中国现存最高石塔(东西双塔)闻名,作为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史迹,见证了泉州作为世界海洋贸易中心的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176号,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1982年,开元寺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01年1月5日,开元寺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点)。</p><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25日,开元寺作为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初名“莲花寺”,后改名“兴教寺”“龙兴寺”,直到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9年),才改为现名——开元寺。相传“守恭梦僧欲化其地为寺,辞曰:‘待桑树生莲花乃可。’不数日桑树尽生莲花,守恭神之,即舍为寺。”因此,开元寺得名“桑莲法界”。</p> <p class="ql-block">东西二塔: 开元寺东西两侧各有一塔,与大雄宝殿成“品”字形布局,两塔均为仿木构八角五层楼阁式石塔。东西塔宗教意味浓厚,塔身一共刻有160尊造像,须弥座上还有许多佛传图,动物、植物造型的雕刻造型丰富、生动有趣,显示了当时人们对佛的崇拜和娴熟的雕刻技术。塔按照内部结构划分通常分为空心塔和实心塔两种,东西塔则属于前者。塔内结构比较复杂,内建有阶梯方便人攀登。随着东西双塔建成,塔身高度令人瞩目,发挥着传播教义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东塔(镇国塔)高48.27米</p><p class="ql-block">西塔(仁寿塔)高45.06米</p> <p class="ql-block">东塔(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原为木塔,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毁于火灾,后于嘉熙二年(1238年)至淳祐十年(1250年)重建为石塔。</p> <p class="ql-block">镇国塔</p> <p class="ql-block">西塔(仁寿塔)始建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初为木塔,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至嘉熙元年(1237年)改建为石塔,比东塔早十年完成。</p> <p class="ql-block">仁寿塔</p> <p class="ql-block">“西塔”第四层东北壁浮雕“猴行者”形象(戴金箍、持大刀),早于《西游记》成书200余年,被认为是孙悟空原型的重要研究资料。</p> <p class="ql-block">放心石</p> <p class="ql-block">“把心放下”</p> <p class="ql-block">1.本美篇图片系华为手机拍摄原图直出;</p><p class="ql-block">2.本美篇相关文字参考“百度百科”&“deepseek”资料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