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六尺巷)

胜利

<p class="ql-block">美篇号11608083</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广东揭阳.汕头.潮州游玩了一个星期后,于3月8日乘飞机回到家乡。</p><p class="ql-block">3月26日,我们又参加了一个旅游团前往安徽的桐城和天柱山,3月26日,天气晴好, 我们乘坐了五个小时的汽车,到了安庆的桐城, 到桐城市已经中午,我们在路边的饭店吃了中午饭,那天天气很热,估计气温在30度左右,下午我们就到桐城的六尺巷游玩,导游安排我们自由活动的时间是两个多小时,三点半到停车场集合,前往安庆的天柱山。</p><p class="ql-block">人性本贪婪,一尺一寸都爱贪。</p><p class="ql-block">若要人性变,六尺巷边多转转。</p><p class="ql-block">做官要清廉,仗势欺人失民心。</p><p class="ql-block">古往和今来,国运兴衰皆靠民!</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6日</p> <p class="ql-block">六尺巷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文昌街道文城西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六尺巷东起西后街,全长100米,均由鹅卵石铺就。其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六尺巷片区总占地面积52149.53㎡,总建筑面积21119.74㎡。六尺巷建成于清康熙年间。</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清朝大学士张英住宅旁有一小块空地,与吴家相邻,吴家建房时占用了张家的空地,张家人写信告诉了张英,张英看完家书后,并不赞成家人为争夺地界而惊动官府的行为,于是,便提笔在家书上批诗一首:</p><p class="ql-block">“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p> <p class="ql-block">于是,张家人向后退让了三尺地基,吴家被张英的大度所感动,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了三尺地基,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称之为“六尺巷”。</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参观六尺巷。</p> <p class="ql-block">六尺巷,建成于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1985年,桐城市人民政府将“六尺巷”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部分修复;1999年,桐城市政府又拨专款在其遗址上进行复建与扩建。</p> <p class="ql-block">2002年,桐城市在原址的基础上又恢复了“六尺巷”。修复恢复是根据原来的墙体的高度,墙面的做法,以及地面处的恢复面貌修旧如旧。</p> <p class="ql-block">2019年,桐城市政府启动六尺巷片区的恢复与修缮,项目总用地面积52149.53㎡,总建筑面积21119.74㎡,由张府、吴府、相府遗存、六尺巷和勺园等组成,其中张府约10600㎡,吴府约10222㎡,新建建筑共27栋,主要为穿斗木构件结构。</p> <p class="ql-block">六尺巷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均由鹅卵石铺就。“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巷道、东边的“礼让”石牌坊和西边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山石等。</p> <p class="ql-block">白玉牌坊位于景区宰相府内,高大的徽式汉白玉牌坊上,“懿德流芳”四个字苍劲有力,它代表着美好的品德能够流芳万世,这座牌坊为了纪念忠孝节义、德才兼备的张英。</p> <p class="ql-block">太湖石上面所提诗句为张英当年著的28字礼让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p> <p class="ql-block">安徽桐城“六尺巷”口的一首著名古诗,为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所作。其张英的宽容豁达体现了中华传统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更体现出为官者崇德重礼、修身齐家的官德品质,至今依然带给人们不尽的思索与启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