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印象中庐山是三山五岳中的三山之一,风景秀丽,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更兼与庐山有关的名人众多,有许多会议也在此召开,为这座名山增添了秘密色彩。五月长假期间,有幸来到了庐山,一睹庐山真面目。这哪里是山啊,这是一座山城,上面生活着两万多人,三条路线交通井然有序,游客可以到达想去的景点。转了两天,在牯岭住了一晚,时间虽短暂,但庐山在我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南昌坐高铁到庐山站下车,打的直抵索道口。在车上远远看见巍峨雄伟的庐山崛起在鄱阳湖和长江之间,那么突兀,那么壮观。在索道宽大的缆车上,看见庐山山麓植被茂盛,期间夹杂着茶园。一会儿大雾弥漫,整个大山笼罩在云雾之中。我们在雾霾中穿行,啥也看不到,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这么游庐山不好玩吧,没想到第二天是个晴天,让我们看到了庐山真容。</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住在离索道上站不远的酒店,这是女儿网上定下的,出门旅行都是她在操心,我省心多了。稍事休息,两点多先去锦绣谷,这是一个单独的旅游路线,里面有仙人洞、劲松、险峰、好运等处景点,转完已是晚上。第二天天气转晴,我们又去锦绣谷转了一次,可见这里的风景有多美,值得我们两次打卡欣赏。由于篇幅原因,这些内容已在《游庐山锦绣谷》里记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经过飞来石,来到如琴湖。这是一个人工湖,从高空俯瞰像一把琴,故而得名。附近建筑物林立,民房屋面或红或绿,感觉好像来到了西湖。花径公园在不远处,远远看见一位古人雕像站在茅庐边。记得杜甫曾写过“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诗句,我以为这位古人就是他,走近一看却是白居易。原来老白在这里写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桃花还在开着,粉红的一片,只是诗人显得有点孤独。读过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和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磅礴大气;而白居易的“长恨春归无觅处”则显多愁善感,看来雕塑者对白大师塑像的定位还是有一定道理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路上的公共交通很便捷,坐景交车可以去往各个景点,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美庐和庐山大会堂了,这些地方都有着深深的历史烙印。先到美庐,一座古树萦绕、环境宜人的别墅,珍木异卉,满目葱茂,温馨扑面。院子里两座小楼,石木结构,灰墙红顶,很有沧桑感。我们随游人鱼贯入主楼内参观,见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堪称奢侈品的钢琴、冰箱、沙发、抽水马桶等。主楼是生活区,附楼是展览馆,能看到美庐留存物品、历史照片及历史物品。庭园中有一天然石头,上面刻着“美庐”二字,左下刻有“中正题”,这是蒋介石于1948年8月亲笔题写。美庐,曾经作为民国杠把子的夏都官邸,最终回到了人民的手中。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曾居住在这座别墅。</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庐山会议旧址必须一看的,因为这里发生过改变许多人命运的事件。记忆中关于那些叱咤风云人物的起起落落,好奇心驱使我看一看这神秘的建筑到底是什么样子。这天人不是很多,映入眼球的是一座普通但不平凡的二层楼,人称庐山人民剧院。直奔大会堂,进入会议室,一排排的桌椅整整齐齐,感觉好像昨天刚开过会议。椅子一般不允许游客坐的,那天我见人少,坐了片刻。的确,坐在椅子上看主席台,一股压抑感悠然而生。出来后阳光正好,天空蔚蓝,还有几栋楼,貌似酒店的模样,到处有红色条幅。</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过主席纪念馆,不巧因为周一闭馆,在大门口照了像后去毛泽东庐山诗词苑。位于芦林湖畔,中间塑有毛周两位伟人的铜像,周围刻录有主席诗词和其手书的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苏东坡《题西林壁》、白居易《琵琶行》等庐山诗词及朱德、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郭沫若、叶剑英、邵式平在庐山所作诗词,共二十余首。在这里我领略了主席对庐山的描述:“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真是神来之笔。毛泽东庐山诗词苑已成为庐山旅游、休闲、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天这里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此瞻仰、游览,领略伟人风采。</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去含鄱口的路上,经过不少知名人物的别墅。一座座样式各异的房子,墙上挂有主人的铭牌。庐山是个大舞台,五湖四海的风云人物曾经在这里演绎。俱往矣,斯人已去,只有房子墙上的名字,叙述着昔日的历史。人们说庐山是风景名山,也是政治名山,总结的很到位。</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路上看见各种人文建筑物,印象深的是庐山电影院,每天只放映《庐山恋》。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爱情影片,那时我才在村里上小学,自然没有看过。来庐山,看一场《庐山恋》,那是最浪漫的事。只是时间紧张,无缘一看。不一会含鄱口站到了,下车走一小段路就到了。经过植物园,看见一棵棵笔直的松树,好像是人造林,它们的树根盘根错节,全都裸露在地表皮,像人的毛细血管。这也是没有见过的景观,赶紧拍照留存。</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含鄱口到了,这时浓雾漫过,含鄱岭茫茫一片。看见一个奇怪的山峰,像斧头直刺青天,绝非等闲之山。看了介绍,才知道是著名的冰川角锋“犁头尖”。上面修有栈道,本想攀登一下,等了半天没有人上去,只得作罢。沿着小路到望鄱亭,据说可以看见鄱阳湖,只是当时有雾,看不太清楚,这里也是观看日出的。网上搜了一下,多少名人志士曾经在这里观景。我们也坐在条石上小憩,享受山色风光带给我们内心的恬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写成于2024年12月8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