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国花园位于洛南隋唐古城遗址上,东起洛阳桥,西至牡丹桥,南临洛宜路,北至洛浦公园南堤。总规划设计面积1548亩,东西长2500米,是国内最大牡丹专类观赏园。</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洛阳,这座承载着十三朝古都辉煌与沧桑的城市,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游子旅人的目光。而在众多自然景观与文化符号中,牡丹,这一国色天香之花,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抹亮色。自古以来,“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誉便流传遐迩,每当春风和煦、万物复苏之际,洛阳城中牡丹竞相绽放,满园春色,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牡丹,以其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姿态,被誉为“花中之王”。其栽培历史可追溯至汉代,至唐朝则达到鼎盛,成为皇室贵族和文人雅士竞相追捧的珍贵花卉。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白居易的“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无不道出了牡丹在唐代社会中的崇高地位和广泛影响。而洛阳,作为唐朝的东都,更是牡丹种植与观赏的中心,每年春暖花开之时,洛阳城内外,无论是宫廷御苑还是私家花园,乃至寻常巷陌,皆可见牡丹倩影,花香四溢,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p><p class="ql-block">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p> <p class="ql-block">“洛阳满园牡丹甲天下”,此言非虚。洛阳牡丹之所以能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悠久的栽培技艺。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四季分明,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为牡丹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环境。</p> <p class="ql-block">娇花簇蕊溢春憨,丽质倾国释色澜</p><p class="ql-block">魁首雍容难自弃 群芳谱里第一栏</p><p class="ql-block">万千宠爱遗风护,百代匠心肆月园</p><p class="ql-block">今到洛阳天下客,羞涂浅墨也怦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牡丹在历代园艺师的不懈努力下,通过人工选育、杂交育种等手段,使得洛阳牡丹品种繁多,色彩斑斓,形态各异。据统计,目前洛阳牡丹已有上千个品种,涵盖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九大色系,花型更是变化万千,有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皇冠型、绣球型等,每一朵都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人满为患,人山人海,你呼他叫,喧嚣只声彼此起伏,牡丹花沿着路边都用绳子绑着,怕游客进园踩踏,两边尽是打卡的游人,大的小的,男的女的 摆着各种PS,热闹非凡。让人有一种感觉,节假日再也不要凑热闹了。</p> <p class="ql-block">每当春回大地,洛阳便迎来了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牡丹文化节。自1983年首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成功举办以来,这一活动已成为展示洛阳牡丹文化、促进文化旅游交流的重要平台。</p> <p class="ql-block">牡丹,原产于中国西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早在唐代,牡丹便已成为皇家园林和贵族府邸中的珍贵花卉,被誉为“花中之王”。据史书记载,唐明皇李隆基对牡丹情有独钟,曾在长安兴庆宫沉香亭前特设牡丹园,以供观赏。宋代时,牡丹的栽培技艺已相当成熟,品种也更加繁多,出现了以洛阳牡丹为代表的名贵品种。</p> <p class="ql-block">牡丹的品种繁多,按颜色可分为红、白、黄、粉、紫、绿、黑等多种色系。其中,以红色牡丹最为常见,如“姚黄”、“魏紫”等品种,均以其鲜艳夺目的色彩和丰满圆润的花瓣,展现出牡丹独有的雍容华贵。此外,牡丹的花型也极为丰富,有单瓣、重瓣、绣球型、皇冠型等多种形态,每一种都各具特色,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牡丹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它既是繁荣昌盛的象征,也是富贵吉祥的代名词。由于牡丹花大色艳,形态丰满,人们常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其美丽非凡。同时,牡丹还寓意着幸福美满、健康长寿,是吉祥如意、繁荣昌盛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从审美价值来看,牡丹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诗词、雕塑等艺术形式中的重要元素。历代画家笔下的牡丹,无论是工笔重彩还是水墨写意,都充分展现了牡丹的雍容华贵和盛开时的绚烂漂亮。而诗词中对于牡丹的描绘,更是充满了赞美与敬仰之情,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生动描绘了牡丹盛开时的盛况与魅力。</p> <p class="ql-block">在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际,牡丹悄然绽放,以其独有的方式宣告着春天的到来。在牡丹园中,一株株牡丹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它们或含苞待放,羞涩地露出点点花蕊;或盛开如盘,层层叠叠的花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红、白、黄、粉、紫等各色牡丹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走入国花园,仿佛置身于一个花的海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令人心旷神怡。微风拂过,牡丹花随风摇曳,仿佛在向游人招手致意。此时,无论是驻足观赏还是拍照留念,都能深刻感受到牡丹所带来的那份喜悦与满足。</p> <p class="ql-block">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观念的变化,牡丹已不再是皇家贵族的专属花卉。在城市的公园、广场、街道以及家庭的阳台、庭院中,都能见到牡丹的身影。人们通过种植牡丹、欣赏牡丹来陶冶情操、美化环境、提升生活品质。</p> <p class="ql-block">“洛阳满园牡丹甲天下”,不仅是对洛阳牡丹美丽景象的赞美,更是对这座城市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自然风光的高度概括。在未来的日子里,洛阳将继续秉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让牡丹文化这一瑰宝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千花好,万花好,牡丹花,花中宝。</p><p class="ql-block">千花艳,万花艳,牡丹花,花中冠,</p><p class="ql-block">花开富贵,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文化节期间,洛阳城内外各大牡丹园如王城公园、国家牡丹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等,纷纷开放迎客,数百万株牡丹竞相怒放,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共赏这“国色天香”的盛世美景。此外,文化节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如牡丹书画展、摄影大赛、民俗表演等,让游客在赏花之余,也能深刻感受到洛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魅力。</p> <p class="ql-block">中国国花园以隋唐历史文化为基础,以牡丹文化为主要内容,融历史文化、牡丹文化和园林景观为一体。艳冠群芳的牡丹,千姿百态的植物、奇石叠翠的山峦、风情各异的亭台、碧水荡漾的湖泊、古丰古韵的建筑……美景无限,占尽风流。</p> <p class="ql-block">西安兴庆公园</p> <p class="ql-block">沉香亭的牡丹,一点也不差,有着帝王的霸气,也有着贵妃的香气,雍容华贵,妖娆艳丽 ,千娇百媚,仪态万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