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提起青海的味道,总能轻易想到草原上的牛羊;同时,高原上遍地可见的青稞,就成了“标配”的主食。“肉和面”,这样经典的组合,足以领略当地美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1日下午5时许我们喜来乐号进藏第九团从到达西宁火车站,换乘当日夜23:24进藏有氧列火,将在西宁逗留6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们在火车站存好行装,打着的士去逛逛西宁,在的士师傅的指领下,我们走进水井巷。在这里打开对西宁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西宁水井巷,在当地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千年‘水眼头’,百年水井巷”,这条古街因一眼泉水而得名,更是此处历史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千年"水眼头",百年水井巷。翻开西宁的历史,许多老人可能不会忘记,旧西宁城内都是土巷,条条街巷都有水沟,俗称阳沟,每日流水潺潺。据说,有人在城垣南端处开凿一洞并引水入城,因此当地人俗称此处为"水眼头"。</p> <p class="ql-block">这里既融合了多民族饮食文化的传统,又体现了独特的地方民族特色。除了琳琅满目的民族用品、纪念品、地方特产外,最令人向往当属古街上数不胜数的特色美食。</p> <p class="ql-block">名家烤肉店飘香四溢的手抓白条,仅凭气味就能“勾引”食客目光,让你垂涎欲滴;烤肉炕锅美食城和马德虎老店门口,青海小伙儿充满热情的吆喝,就算身处陌生地也不觉生分;穿过熙攘的人群,去酸奶铺要一碗铺满白砂糖的老酸奶;回头看见老韩手抓面食馆里的面匠,往锅里飞着尕面片;饭后甜点少不了油炸糕,酥脆的外表下,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一口下去满满的果仁,还有白糖粒在齿间碰撞……粗略数一遍平日的美食,便足以让人对水井巷古街念念不忘……</p> <p class="ql-block">大口吃肉喝酒,这种设定通常是大汉的专属,但在西宁,这是姑娘的日常。当你走过水井巷的羊肉铺,少不了看到姑娘举起比自己脸盘还大的手抓羊排,吃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高原人的淳朴善良和豪爽,具体表现在拿出上好的青稞酒、牛羊肉和哈达,献给来自远方的客人。收了这份心意十足的“礼”,最好的反馈就是拿起大碗喝酒,张开大口吃肉。</p> <p class="ql-block">多数店家都会将牛肉切成精致手的抓,在老字号名家烤肉的店里,白条手抓几乎每桌一份。选用上好的羊肋条,直接用清水煮熟,吃时沾些椒盐,一手持刀切割、一手抓肉入口,也因此得名手抓。不膻不腻,保持了羊肉本身的鲜香。</p> <p class="ql-block">马德虎老店里,主营青海的烤羊肉串。将羊肉切成拇指大小的肉块,穿在铁扦子上,烤烧时刷上秘制配料及其他佐料,不断翻动。直到羊肉串变成肥肉滴油、精肉飘香的,相信你的口水也会像那滴落在炭火里的羊油一般,“泛滥成灾”。</p> <p class="ql-block">要尝完水井巷的面食,你至少得抽出一个小长假的时间!从尕面片,到炮仗、干拌、……再从焜锅馍馍,到狗浇尿、玫瑰饼……即使食材单一,青海面匠也能做出令人眼花缭乱的花样儿来。</p> <p class="ql-block">“尕”是青海地区特有的一个词,即“小”的意思。所以尕面片是青海小面片的统称,又称为“指甲面片儿”。制作时讲究小而薄,将揉好的软面切成粗条,再用手指捏扁,一片片揪成指甲盖大小飞进锅中,煮熟淋上臊子,或是再用其他食材一起炒出来。比指甲面再小二分之一的叫“雀儿舌面”,能做这样面片的女人,是邻里亲戚眼里的好媳妇,被赞为“茶饭好”,而在水井巷的马明烤肉抓面馆里,你可以幸运地吃到青海媳妇们的“好茶饭”。)</p> <p class="ql-block">青海的面形状也是多变的,吃完片状的尕面片,再带你来手抓面食馆里尝试条形的炮仗面。青海方言里把爆竹称为“炮仗”,炮仗面便因长度近似爆竹而得名。炮仗面的做法是把拉面在炒锅里截断,加上牛肉或羊肉、粉条、青椒等一起在锅中翻炒至入味,爱吃面食的你,一碗肯定满足不了你的胃。</p> <p class="ql-block">“阿娘,来份酿皮!”接着就看阿娘,从摞好的二十几张酿皮中取下最上面的一张,“啪”的一声摊在案板,紧接着一阵急促的下刀声传来,“噔噔噔,噔噔噔~”一份酿皮子便被端到眼前。配上面筋,浇上醋、辣油、芥末、韭菜、蒜泥等调料,口感柔韧细腻、辛辣爽口。</p> <p class="ql-block">最在我还是吃了一份炸酱饭外加一份豆腐脑,算是完成了晚餐,与同伴一道离开水井巷,去逛下一个比较有名的慕家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