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大凉山(10)

田园沐哥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b><b style="font-size:22px;">编按:</b><b style="font-size:18px;">短短十二天的采风心得小结,到此结束。衷心感恩大凉山的一草一木赐予我的创作资源与动力。感恩感谢浙江的天行健、重庆的歌乐听涛、贵州的铁骨柔情、西安的宛若茉莉等老师、博主们支持与帮助,感恩感谢每一位美友的包容与鼓励,才有了大凉山采风的系列记录小结。再次感谢每一位美友的不离不弃,一直相伴。在未来的创作道路上,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成长。</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草长莺飞三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江苏艺术摄影协会一行12人,赴大谅山采风,短短的12天,走马观花,马不停蹄,足迹涉及西昌、美姑、雷波、昭觉、布拖、螺髻山、邛海以及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和攀枝花多个县市,行程三千多公里。采风团不忘初心,意气风发,精神抖擞,或上雪山、或穿荆棘、或爬悬崖;入农户、住村舍、钻山沟;时而闻鸡起舞,时而披星戴月、时而迎风斗雪;用相机寻找精彩,记录大凉山人的真实生活;用心灵追本溯源,感受大凉山的人文历史。所到之处,既被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造地设的一处处风光美景所惊艳,又被大凉山人的自强不息,淳朴善良的一幅幅的生活原图所震撼。</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凉山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彊域面积达六万平方公里,下辖十七个县级市,五百万余人口。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大地构造位于中国东部稳定区和西部活动区的结合部,地处川西南横断山系东北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崎岖,峰峦重迭,河谷幽深,壁垂千仞,气势雄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凉山自古就是通往云南和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有邛海、螺髻山、泸沽湖、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著名景点;有彝族漆器传统技艺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彝族火把节”是国务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申报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外桃源的自然生活环境,灿烂悠久的彝族历史文化,像磁铁般吸引着虔诚的朝拜者和探索者。初春的江南,乍暖还寒。而此时的大凉山已是桃花溪水,柳绿花红,满眼绿意,满目鲜花,春天的气息浓浓的扑面而来,充满着无限风光和生命力。</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采风团的队员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 大凉山一路洒落的热情,令他们无法抗拒,大凉山彝族村村寨寨流露的纯美令他们热血澎湃。到达大凉山的第一天,清晨天刚刚放亮,采风团队的队员们就乘车一百八十公里,前往美姑县牛牛坝采风,去目睹彝族农民兄弟赶场的真实场景,感受彝族农民兄弟别样的风土人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牛牛坝每月逢四,是十天一次赶场,方圆几十里的彝族老乡,纷纷涌向这里,卖掉家里的牛羊、竹编等,采购生活必需品。赶场赶的是集市,各色人等,熙熙攘攘,叫卖声、讨价声不绝于耳,真实生动的场景,难得精彩的瞬间,令队员们目不暇接,拍得直呼过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离开牛牛坝,队员们赶往美姑县洪溪镇撮合觉村走访。由于处在高海拔地区,洪溪镇撮合觉村的村民,大多数物资匮乏,经济状况差,家庭孩子多,正奋斗在脱贫的路上。但村里的人们朴实善良、吃苦耐劳;村里孩们子稚嫩的脸庞,清澈的眼睛,深深撞击着每个队员的心灵。细数一天的收获,喜出望外,收获颇多,这自然给未来几天的采风增添了许多信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美姑黄芽埂,队员们偶遇了大凉山腹地的雾松。中午时分,前往海拔三千米的独龙山,驱车到半山腰,天空飘起鹅毛大雪雪,洋洋洒洒,直泻千里。刹那间,山下的农舍像涂上白色的奶油,山上的树林被阵阵的白雪覆盖。队员们纷纷下车,走近树林,只见树上的雾松,形态万千,千奇百怪,雾凇的颜色,或疑棉絮,或疑梨花,似水晶一般靓丽,犹如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这突如其来的仙境,令人陶醉,令人迷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觉洛乡帕古村,队员们有幸观看了四川省历史文化传承人木哥毕摩主持的彝族祭祀。毕摩是我国彝族地区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司。“毕摩”二字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毕摩在彝族人的生育、婚丧、疾病、节日、出猎、播种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古村的山坡上,只见四十出头的木哥身穿上法衣、戴上法笠、手持法扇或法铃、看上去高大而威武。时而念经,时而摇铃,举止神秘,深不可测。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里,队员们既零距离的接触了毕摩文化,也见证毕摩作为一种文化使者在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西昌市郊的螺髻山上,队员们经历了一天四季的变换。早晨上山时,银装素裹,寒气逼人。时至中午,烈日当头,梦幻盛夏。阳光下的螺髻山温泉瀑布白练垂空,光射长虹;泉水沿仙女池、水帘洞、鸳鸯池、青龙宫飞泻而下,形成了世界上落差最大瀑布温泉。放眼望去,形态各异的温泉池波光粼粼,像一颗蓝宝石镶嵌在群山之中。水绕着山,山映着水,水天一色,美伦美奂。整个画面就像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身披绿纱,穿着似绸缎的蓝色裙子,顾盼生情,楚楚动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大箐乡俄鸠坝村,队员们见证了畜牧业助农脱贫致富一幅幅蓝图。位于大凉山腹地的安哈镇摆摆顶村,山清水秀、土地肥沃,但一直以苞谷、洋芋等传统种植为主,村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傍晚时令,田野里,青草和花儿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牛羊成欢,迷恋陶醉。太阳西斜,羊群秀色可餐后,成群结队,欢快跳跃,向着羊圈羊舍一路奔跑,金色的夕阳下,成群狂舞,尘土飞扬,一幅幅现代牧羊图,很快一一定格在队员们快门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进大凉山就是走进原始和想象。原始的大凉山隐藏在现实的物象中,具体的旅程背后,隐藏着千山万壑,生活艰难,连接着无穷的岁月和对未来的向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大凉山,因山高路远而艰难,那隐秘的高原村寨,以及正徘徊贫困线上善良淳朴的彝族农民,在离别时难以名状的悲悯中若隐若现。所幸的是有了这次难忘的大凉山之旅,在不经意时,总有一道灵光划破混沌,照亮内心,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而不迷失初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短短的十二天,采风团的队员目力所限,仅仅是把看到的山水、风土、人情,以及大凉山地区几千年来一脉相承的彝族历史文化,经过辛勤劳作和精心创作,变成一张张精彩的照片呈现给世人,不为换取鲜花与掌声,只为一次难忘的人生体验。</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再见了,大凉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等到明年木棉花盛开,我们再相逢!</b></p>